时间: 2025-05-10 08:4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3:53
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春天的泥土无处可去,偏僻的巷子里少有人行走。
忽然看到青丝马骑过,原来不是白面书生。
我们开怀一笑,随意聊聊,鸡和黍米未曾烹饪。
不要叹息我过得那么贫穷,我们这些人本来就清白无华。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亭,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于五言诗和乐府,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李舍人见过》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文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内心的宁静。梅尧臣在诗中以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清白生活的珍视。
《李舍人见过》是一首表现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古诗。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宁静环境与人迹稀少的巷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在此背景下,遇见骑青丝马的年轻人,似乎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思。诗中的“鸡黍未尝烹”表明诗人虽然生活贫穷,但并不在意物质的丰富,反而更看重内心的满足。
诗中的“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则是对世俗贫富观念的反抗,表达了对清白生活的认可与自豪。梅尧臣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出一种高洁的生活理想,强调了精神的自由与生活的真实。在当时,许多文人追求名利,而诗人却选择隐逸,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新自然的环境与简单的人生,表达了诗人对清白生活的追求与对物质的淡泊。诗人用轻松的笔调传达出心灵的宁静,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春泥无处所”,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春天的泥土到处可见
B. 春天的泥土无处可去
C. 春天的泥土丰富多彩
诗人对“鸡黍未尝烹”的态度是?
A. 失落
B. 随意
C. 不满
“吾侪业本清”中“清”指的是什么?
A. 生活丰富
B. 生活清白
C. 生活贫穷
《饮酒》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与《李舍人见过》都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中,展现了相似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