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6:05
原文展示:
登凌歊台 罗邺 〔唐代〕 高台今日竟长闲,因想兴亡自惨颜。 四海已归新雨露,六朝空认旧江山。 槎翘独鸟沙汀畔,风递连墙雪浪间。 好是轮蹄来往便,谁人不向此跻攀。
白话文翻译:
今天登上高台,发现它竟然长久闲置,想到历史的兴衰变迁,心中不禁感到凄凉。 整个天下已经沐浴在新朝的恩泽之中,而六朝的繁华却只能空留在旧日的山河之间。 一只孤鸟站在沙洲边,翘首远望,风在连绵的墙垣和翻滚的雪浪间传递着信息。 这里交通便利,车马往来频繁,谁不想来此一探究竟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罗邺登临凌歊台时所作,通过对高台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新朝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凌歊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首联“高台今日竟长闲,因想兴亡自惨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高台闲置的惊讶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颔联“四海已归新雨露,六朝空认旧江山”则通过对比新朝的恩泽和六朝的遗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颈联和尾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槎翘独鸟沙汀畔,风递连墙雪浪间”,以及对交通便利的赞美,如“好是轮蹄来往便,谁人不向此跻攀”,展现了诗人对新朝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凌歊台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新朝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新雨露”比喻什么? A. 新朝的恩泽 B. 新的天气 C. 新的政策 D. 新的文化
诗中的“六朝”指的是哪些朝代? A.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B. 秦、汉、唐、宋、元、明 C. 夏、商、周、秦、汉、唐 D. 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
诗中的“槎翘独鸟”象征什么? A. 孤独和远望 B. 繁荣和昌盛 C. 和平和安宁 D. 战争和动荡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