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59:19
原文展示:
冬日寄献庾员外
曾谒仙宫最上仙,西风许醉桂花前。
争欢酒蚁浮金爵,从听歌尘扑翠蝉。
秋霁卷帘凝锦席,夜阑吹笛称江天。
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沈欲半年。
白话文翻译:
曾经拜访过仙宫中的最高仙人,西风中允许我在桂花前醉倒。
争相欢聚时,酒杯中的酒蚁浮动,金爵闪耀,听歌时,尘土飞扬,扑向翠蝉。
秋天的晴朗日子里,卷起帘子,锦席凝结,夜晚深沉时,吹笛声响彻江天。
却思念着紫陌上的酒宴之地,月亮缺了,太阳沉下,已经快半年了。
注释:
- 仙宫:指道教的仙境。
- 最上仙:最高级别的仙人。
- 西风:秋风。
- 桂花:象征秋天。
- 酒蚁:指酒中的泡沫。
- 金爵:金制的酒杯。
- 歌尘:歌声引起的尘土飞扬。
- 翠蝉:绿色的蝉,这里可能指装饰品。
- 秋霁:秋天的晴朗天气。
- 锦席:华丽的席子。
- 夜阑:夜深。
- 江天:江面和天空。
- 紫陌:指繁华的街道。
- 觥筹:酒杯和酒筹,指酒宴。
- 兔缺乌沈:指月亮缺了,太阳沉下,表示时间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这首诗是他在冬日寄给庾员外的作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冬日,诗人通过回忆秋天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秋天和夜晚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怀旧和感伤的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和夜晚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怀旧和感伤的氛围。诗中“西风许醉桂花前”和“秋霁卷帘凝锦席”等句,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而“夜阑吹笛称江天”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深远。最后两句“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沈欲半年”,则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怀旧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谒仙宫最上仙”:诗人曾经拜访过仙宫中的最高仙人,这里可能比喻过去的美好时光或高贵的朋友。
- “西风许醉桂花前”:在西风中,诗人允许自己在桂花前醉倒,桂花象征秋天,这里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
- “争欢酒蚁浮金爵”:在欢聚时,酒杯中的酒蚁浮动,金爵闪耀,描绘了酒宴的热闹场面。
- “从听歌尘扑翠蝉”:听歌时,尘土飞扬,扑向翠蝉,这里可能比喻歌声引起的情感波动。
- “秋霁卷帘凝锦席”:秋天的晴朗日子里,卷起帘子,锦席凝结,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
- “夜阑吹笛称江天”:夜晚深沉时,吹笛声响彻江天,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深远。
- “却思紫陌觥筹地”:却思念着紫陌上的酒宴之地,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 “兔缺乌沈欲半年”:月亮缺了,太阳沉下,表示时间流逝,已经快半年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蚁浮金爵”中的“酒蚁”比喻酒中的泡沫,形象生动。
- 拟人:如“西风许醉桂花前”中的“西风许醉”,赋予西风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秋霁卷帘凝锦席,夜阑吹笛称江天”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秋天和夜晚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桂花:象征秋天,代表美好的时光。
- 金爵:金制的酒杯,代表酒宴的热闹场面。
- 翠蝉:绿色的蝉,可能指装饰品,代表美好的回忆。
- 锦席:华丽的席子,代表美好的时光。
- 江天:江面和天空,代表宁静与深远。
- 紫陌:繁华的街道,代表过去的欢乐时光。
- 兔缺乌沈:月亮缺了,太阳沉下,代表时间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桂花”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酒蚁浮金爵”中的“酒蚁”比喻什么?
A. 酒中的泡沫 B. 酒中的杂质 C. 酒中的香气 D. 酒中的颜色
- 诗中的“紫陌”指什么?
A. 繁华的街道 B. 宁静的乡村 C. 荒凉的沙漠 D. 高贵的宫殿
- 诗中的“兔缺乌沈”表示什么?
A. 月亮和太阳的位置 B. 时间的流逝 C. 天气的变化 D. 季节的更替
答案:1. C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罗邺的《冬日寄献庾员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罗邺的诗更多地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