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24
祝英台近
凤眉青,雅髻皂,妆抹总清妙。
素素红红,一薏两心抱。
那回蛎粉廊西,深深桐叶,除明月更无人到。
睡鹦悄。片时携手沉吟,佳约有谁晓。
烟雨樱湖,一舸甚时好。
安排诗砚茶炉,布衾竹笛,须莫记,夏初春杪。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眉目如凤,发髻高雅,妆容清丽动人;她的衣裙是素雅的红色,仿佛两颗心紧紧相拥。回想那次在蛎粉廊的西边,桐树叶深深遮掩,除了明月,几乎没有其他人来访。轻轻的鹦鹉在旁静卧,片刻间我们手牵手沉吟低语,谁能晓得这样的美好约定呢?烟雨中的樱湖,划一只小船是多么惬意。在这里安排好诗文、茶炉,铺好竹笛和被子,别再想那些往事,正是夏初春末之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风格著称,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好场景和人际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和自然的热爱,常在诗词中寄托个人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祝英台近》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和对往日情景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向往。词中的女性形象,既体现了传统美德,又带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凤眉与雅髻的描写,赋予了她一种典雅的美,令人心生向往。而“那回蛎粉廊西”这一句,通过对特定场景的回忆,增添了诗词的情感深度,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唤起了内心的共鸣。
接下来的意象,如“深深桐叶”和“明月”,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更象征了爱情的孤寂与珍贵。这种意象的运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爱情深刻的理解。最后,诗的结尾通过安排诗砚、茶炉等日常物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暗示了生活的简单美好与深情厚谊。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交织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渴望,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和对爱情的回忆,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真挚情感的向往,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女子的发型是什么?
a) 雅髻
b) 乱发
c) 马尾
“蛎粉廊”意指什么地方?
a) 美丽的亭台
b) 家庭聚会
c) 商业街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繁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