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3: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35:25
祝英台近 其十二 并序
作者: 姚燮 〔清代〕
晓晴微,庭气漠。
花外燕将泊。
要自营巢,春羽奈纤弱。
可怜剪影徘徊,
依人也苦,何处有郁金帘幕。
猛思著。
天涯乱草如烟,一样感沦落。
不铸黄金,铸了眼中错。
挈君且上燕台,
共挥长涕,空万里雁天云崿。
清晨的天空微微放晴,庭院中的气息显得冷清。
窗外的燕子即将停落。
想要自己筑巢,但春天的羽毛实在太纤弱。
可怜那剪影在徘徊,
依附在他人身边也很苦,哪里有那郁金的帘幕?
我猛然思念,
天涯的杂草如烟般弥漫,
同样感受到沦落的悲伤。
不铸造黄金,却铸造了眼中的错觉。
挈君一同上燕台,
共同挥洒泪水,空余万里雁天和云崖。
姚燮(约1680-1750),字克恭,号三桂,晚号梅溪,江苏无锡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姚燮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动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祝英台近 其十二 并序》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作品。诗中通过清晨的晴朗景象引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晓晴微,庭气漠”,便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似乎在描绘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清晨。
接着,燕子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却因“春羽奈纤弱”而带出一种无力感,似乎在暗示生活中的脆弱与不易。诗人对“剪影徘徊”的描述,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依人而苦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天涯乱草如烟”的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迷茫与沦落,仿佛在表明人们在滚滚红尘中迷失的状态。最后的“挈君且上燕台”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尽管现实令人失望,但他依然希望能与所爱之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苦难,挥洒眼泪,诉说情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孤独、思念的深刻感悟,同时表达了对与所爱之人共同面对生活的希望与追求。
“晓晴微,庭气漠”中“庭气漠”指的是什么?
A. 庭院的繁花
B. 庭院的冷清气息
C. 庭院的热闹
D. 庭院的阴暗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什么?
A. 失败
B. 生机与希望
C. 绝望
D. 财富
“挈君且上燕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放弃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孤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