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09
祝英台近
作者:姚燮 〔清代〕
趁潮来,横桨去,荡漾在烟渚。
湿柳濛濛,鸥语杂弦语。
恰亏瘦影相看,翠罗袖薄,
耐一夜,灯边凉雨。
梦无主。不知此夕楼台,
月色照何许。
无奈思量,不合那回住。
更堪天远山横,
江平星淡,只三两乌鸦啼树。
乘着潮水,划着船,荡漾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
湿润的柳树在轻雾中摇曳,鸥鸟的叫声与琴弦的声音交杂在一起。
正好在这瘦弱的身影相互凝视,翠绿色的罗袖薄如蝉翼,
可以忍受一夜的凉雨,灯下的雨滴轻轻落下。
梦无主宰,不知道今晚的楼台月色照向何方。
无奈地思虑着,似乎不适合再留在这里。
更何况远方的山横亘在视线中,
江面平静,星光微淡,只有三两只乌鸦在树上啼叫。
姚燮,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祝英台近》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与情感的探索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祝英台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开头的“趁潮来,横桨去,荡漾在烟渚”,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烟雾缭绕的水面,感受到潮水的轻柔与船桨的划动,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接下来的“湿柳濛濛,鸥语杂弦语”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湿润的柳树和鸥鸟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使得场景更加立体,仿佛耳边就能听到那清脆的声响。此时,诗人借助“翠罗袖薄”的意象,暗示着一种轻柔和脆弱的情感,给人以温柔的感受。
“梦无主”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正如生活中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尤其是在美好的夜晚,月色下的楼台让人更加思绪万千。最后的“江平星淡,只三两乌鸦啼树”则以简洁的笔触,结束了整首诗,带有一丝孤独和清冷的气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变化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展现了对生活深刻的情感体验。
《祝英台近》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湿柳濛濛”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风和日丽
b) 雾气弥漫
c) 暴风骤雨
d) 白雪皑皑
诗中的“梦无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迷茫
c) 平静
d) 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