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别姚燮诗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4:27:01

诗句

憔悴君面颜,苍翠自君心。

君心万丘壑,我日相攀寻。

明河在天上,君诗清复深。

木石写生致,大笔无凡今。

以我好君意,脉脉谁能禁?

所惧中燕好,过笃伤于淫。

邻树有疏阴,好鸟无繁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7:01

原文展示:

憔悴君面颜,苍翠自君心。
君心万丘壑,我日相攀寻。
明河在天上,君诗清复深。
木石写生致,大笔无凡今。
以我好君意,脉脉谁能禁?
所惧中燕好,过笃伤于淫。
邻树有疏阴,好鸟无繁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姚燮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惆怅。诗中提到,朋友的面容憔悴,但内心却如青翠的山林般宁静。朋友的心中有无数的深谷和丘壑,而我每天都在努力追寻。明亮的河流在天空中闪耀,而你的诗作清晰而深刻。用木石来描绘生动的景象,手中的大笔无所不及。由于我对你的深厚情谊,情感的流露又有谁能阻挡?我所担忧的是,燕子在中间的欢好,过于真挚反而会受到伤害。邻近的树木稀疏的阴影中,好鸟却没有繁密的鸣叫声。

注释:

  • 憔悴:面容憔悴,形容人因忧愁或劳累而显得疲惫。
  • 苍翠:青翠,形容色彩鲜明,生机勃勃。
  • 丘壑:指山丘和深谷,形容心中景象的丰富复杂。
  • 明河:指天空中的银河,象征美好的事物。
  • 脉脉:形容情感深厚而隐晦。
  • 中燕:可能指代燕子,象征着轻盈与自由。
  • 繁音:指鸟鸣声,象征生机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继鑅(1649-1729),字子瑜,号松壶,清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孔继鑅与姚燮的告别之际,诗中流露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分别的惆怅,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谊与情感。

诗歌鉴赏:

《赠别姚燮诗 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姚燮之间深厚的友情。诗的开头描绘了姚燮面容的憔悴,暗示了他可能在经历某种困扰,而其内心却如青翠的山林一般,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坚定。接下来,诗人用“君心万丘壑”来形容姚燮内心的丰富与深邃,表现出对友人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明河在天上,君诗清复深”两句强调了姚燮的诗才与境界,恰如明亮的银河般清晰而又深邃,表现出诗人对其才华的赞美与敬仰。接下来提到“木石写生致,大笔无凡今”,隐喻姚燮的创作能力与艺术追求,表现出诗人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与羡慕。

后面的几句则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忧虑,表达了诗人与姚燮之间感情的脉脉相通,情感的深厚又有谁能阻挡。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周围的宁静和孤寂,反映出离别后的失落与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清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憔悴君面颜:描绘朋友的疲惫面容,暗示内心的忧虑。
  2. 苍翠自君心: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生机。
  3. 君心万丘壑:形容朋友内心的复杂与丰富,情感深邃。
  4. 我日相攀寻: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追寻。
  5. 明河在天上: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6. 君诗清复深:对朋友诗才的赞美。
  7. 木石写生致:用自然元素来表现艺术的真实。
  8. 大笔无凡今:强调创作的非凡与独特。
  9. 以我好君意: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10. 脉脉谁能禁:情感深厚,无法阻挡。
  11. 所惧中燕好:对友人感情的担忧。
  12. 过笃伤于淫:对感情过于沉迷的警惕。
  13. 邻树有疏阴:描绘周围环境的孤寂。
  14. 好鸟无繁音:生机的缺失,反映内心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境比作山丘和深谷,形象生动。
  • 拟人:情感的流露如同自然景象,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友情与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才华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与惆怅。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在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文人间深厚的情谊。

意象分析:

  • 君面颜:象征着友人的状态,内心的忧虑。
  • 万丘壑:内心的复杂情感,丰富的内涵。
  • 明河:希望与美好的象征。
  • 木石:自然与艺术的结合,强调真实与生动。
  • 脉脉:情感的细腻,深厚的友谊。
  • 疏阴:孤独的环境,内心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憔悴君面颜”中的“憔悴”指的是什么?

    • A. 快乐
    • B. 疲惫
    • C. 生机
  2. “明河在天上”中的“明河”象征着?

    • A. 悲伤
    • B. 希望
    • C. 失落
  3. 诗人对姚燮的诗作持什么态度?

    • A. 轻视
    • B. 赞美
    •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李叔同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诗词对比:

  1. 《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的景象和情感交织,强调了友情与离别的主题,方式更为壮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海云寺 湖上 闻王侍郎请老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 红蓼 应诏内苑牡丹三首·三花 杨柳词四解 送简殿丞赴阙 送同年叶文卿尉高邮 送屯田张中行罢成德军通判还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信望 泾渭同流 艮字旁的字 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帖敕 鼠字旁的字 蓬茸 张本继末 朝齑暮盐 转辗反侧 握沐吐餐 同字框的字 美味 香字旁的字 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云母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