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静观堂闲咏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7-27 11:07:59

诗句

贪闲非敢曰疏狂,为爱空斋学坐忘。

身世半随孤榻冷,冰心耻激玉壶光。

讵因枯坐名禅定,何必山居始退藏。

寄语尘寰劳攘客,廿年何事不沧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07:59

原文展示:

贪闲非敢曰疏狂,为爱空斋学坐忘。
身世半随孤榻冷,冰心耻激玉壶光。
讵因枯坐名禅定,何必山居始退藏。
寄语尘寰劳攘客,廿年何事不沧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贪图闲适”与“疏狂”之间的理解与反思。作者并非故意追求闲适,而是因为对空荡的书房的热爱,选择了“坐忘”的状态。我的身世与这个冷清的榻榻米相随,心如冰霜,羞于与玉壶的光辉相媲美。难道仅仅因为枯坐就能称之为禅定吗?何必住在山间才能真正隐退呢?我想对世间那些忙碌的人说,二十年来,经历了多少沧桑变化?

注释:

  1. 贪闲:贪图闲适,追求宁静。
  2. 疏狂:指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3. 坐忘:一种道家思想,指忘却身心的状态。
  4. 冰心:比喻心境清冷,超然物外。
  5. 玉壶光:指清澈明亮的光辉,象征世俗的名利。
  6. 禅定:一种冥想的状态,通常与修行相关。
  7. 尘寰:尘世,世俗的世界。
  8. 劳攘客:忙碌的尘世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倪之煃(1645-1718),清代诗人,字子蕃,号静观,擅长诗词和书法。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哲思,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倪之煃晚年,正值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对人生和世俗有着深刻的思考,想以此诗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静观堂闲咏六首其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繁华的淡泊。首句“贪闲非敢曰疏狂”以否定的方式引入主题,表明自己追求闲适并非是任性,而是出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下来的“为爱空斋学坐忘”则暗示着作者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强调了内心的修炼和对外物的超脱。

诗中“身世半随孤榻冷,冰心耻激玉壶光”描绘了身处冷清环境中的孤独感,同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冷与高洁。对比“玉壶光”的繁华,诗人选择了内心的宁静,显示出一种清高与不屑。而“讵因枯坐名禅定”则进一步探讨了禅定的真正含义,质疑仅靠静坐是否就能获得内心的平和,反映出诗人对修行方式的深思。

最后几句“寄语尘寰劳攘客,廿年何事不沧桑”则是对世俗人生的感慨,提醒那些忙碌的人们,人生经历的沧桑与变迁是不可避免的,真正的宁静与智慧在于内心的修为与反思。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怀,也引发了读者对生活的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贪闲非敢曰疏狂:我并不是因为贪图闲适而放纵自己。
    • 为爱空斋学坐忘:我之所以选择闲适,是因为热爱这空荡的书房,学习道家“坐忘”的境界。
    • 身世半随孤榻冷:我的身世与这冷清的榻榻米相伴,感到一丝孤独。
    • 冰心耻激玉壶光:我的心如冰霜般清冷,羞于与世俗光辉相比。
    • 讵因枯坐名禅定:难道仅仅因为枯坐,就能称之为禅定吗?
    • 何必山居始退藏:何必去山中隐居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
    • 寄语尘寰劳攘客:我想对世间那些忙碌的人说。
    • 廿年何事不沧桑:二十年来,经历了多少世事的沧桑变化。
  2.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冰心”和“玉壶光”的对比,强调诗人对世俗的超然。
    • 反问:使用反问句式,增强诗句的哲理性,激发读者的思考。
    • 意象:诗中的“空斋”、“孤榻”、“冰心”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3.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探讨闲适与世俗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世间沧桑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反省。

意象分析:

  1. 空斋: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净,追求精神世界的安宁。
  2. 孤榻:隐喻孤独,表达诗人对世俗的超然与对自我的反思。
  3. 冰心:象征清冷的心境,表示诗人不愿与世俗名利同流合污。
  4. 玉壶光:象征世俗的繁华与光辉,反衬出诗人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冰心耻激玉壶光”中“冰心”的意思是?

    • A. 温暖的心
    • B. 清冷的心
    • C. 炽热的心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贪闲非敢曰___”,填写合适的词语。 答案:疏狂

  3. 判断题:诗人认为枯坐就能获得真正的禅定。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与自然的关系。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倪之煇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多了一份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倪之煇则更注重内心的哲思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详细介绍了清代诗人的生平及作品。
  • 《诗词鉴赏辞典》:提供诗词鉴赏的各种方法与技巧。
  • 《中国古代诗词史》:分析古代诗词的演变及其社会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净慧大师禅斋 伏日赠徐焦二生 蝶恋花 戏答圣俞 送目 书宜城修水渠记後奉呈朱寺丞 送黄通之郧乡 伊川独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八字的字 涣若冰消 红眼 弓服 探竿影草 包含啾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赤胆忠肝 香火情 餲饐 自始自终 鼻字旁的字 心如刀割 金字旁的字 李昌镐 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