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3:46
鴈
来时沙碛已沙霜,
飞过江南木叶黄。
水阔天低云暗澹,
朔风吹起自成行。
这首诗描写了候鸟(大雁)归来的情景。诗的开头提到,候鸟归来的路上,沙地上已经结霜;接着它们飞过江南时,树木的叶子已经变黄。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水面宽阔,天空低沉,云朵显得暗淡而朦胧,北风吹起,形成了整齐的行列。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江南”一词常常代表着温暖和富饶,与北方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深刻感受。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在诗词、散文和古文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擅长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生活和自然景物。
此诗写于欧阳修晚年,正值秋冬交替之际。他通过描写候鸟的迁徙,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他在政治波动中的淡泊心态。
《鴈》是一首描写秋冬季节候鸟迁徙的诗,诗人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自然的景象。首句“来时沙碛已沙霜”,通过“沙霜”的意象,展现了时节的变迁与寒冷的来临。接下来的“飞过江南木叶黄”,描绘了候鸟在温暖的江南上空飞翔的景象,形成了对比,突显出北方的寒冷。
“水阔天低云暗澹”的意象,营造了一种空旷、孤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最后“朔风吹起自成行”则展现了候鸟在寒风中列队飞行的壮观场面,生动而富有动感。整首诗以鸟的迁徙为线索,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象的深深敬畏。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美感,体现了欧阳修那种既关心社会又热爱自然的文人情怀。
整首诗通过描写候鸟的迁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中“木叶黄”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句“朔风吹起自成行”中的“朔风”指的是哪种风?
A. 东风
B. 南风
C. 西风
D. 北风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的美
B. 时光的流逝
C. 个人的困惑
D. 社会的变迁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鴈》这首诗的意境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