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神子/江城子》

时间: 2025-07-12 11:33:48

诗句

十年此地看花时。

醉题诗。

夜弹棋。

湖海相逢,曾共惜芳菲。

前度刘郎今度客,嗟老矣,鬓成丝。

江梅吹尽柳桥西。

雪纷飞。

画船移。

满眼青山,依旧带寒溪。

往事如云无处问,云外月、也应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33:48

原文展示

江神子/江城子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十年此地看花时。醉题诗。夜弹棋。
湖海相逢,曾共惜芳菲。
前度刘郎今度客,嗟老矣,鬓成丝。
江梅吹尽柳桥西。雪纷飞。
画船移。满眼青山,依旧带寒溪。
往事如云无处问,云外月也应知。

白话文翻译

在这十年中,我在这里赏花。醉酒后写下诗句,夜晚与友人下棋。
在湖海相逢时,我们曾共同珍惜那美丽的花期。
曾经的刘郎如今成了我这位客人,唉,岁月无情,我的白发已生。
江梅的花瓣在柳桥西被吹尽,雪花纷纷扬扬。
画船缓缓移动,眼前的青山依旧伴随着寒冷的溪水。
往事如云,无法再去询问,云外的明月也应当知晓我们的过往。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年此地看花时:指在这一地方已经看花赏景十年。
  • 醉题诗:喝醉酒后写诗。
  • 湖海相逢:在湖和海的交汇之处相遇。
  • 前度刘郎:指之前的刘郎(可能是旧友或情人),如今变成了客人。
  • 鬓成丝:形容人的白发如丝,暗示衰老。
  • 江梅吹尽:江边的梅花被风吹散。
  • 雪纷飞:雪花纷纷飘落。
  • 云外月也应知:指遥远的月亮也应该知道这些往事。

典故解析:

  • “前度刘郎”:可能源于古诗中的情感人物,象征着往日的情感与今朝的孤独。
  • “云外月”:常用来象征遥远的思念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南宋词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关注情感和自然之美,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怀之际,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旧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韩元吉在自然与情感之间的细腻联系。诗中以“看花”、“夜弹棋”等自然场景和生活画面相结合,表现出一种闲适而略带忧伤的情怀。诗人通过对十年间花开花落的描绘,寄托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从“前度刘郎”到“今度客”,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疏远,充满了人生无常的哲思。最后一句“往事如云无处问,云外月也应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宇宙的高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永恒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此地看花时。”:引入时间背景,强调时间的积累和变迁。
  • “醉题诗。”:表现出诗人放松的状态,酒后豪情。
  • “夜弹棋。”:描绘夜间的文人雅趣,增添生活的美好。
  • “湖海相逢,曾共惜芳菲。”:回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 “前度刘郎今度客,嗟老矣,鬓成丝。”:感叹衰老与失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变化。
  • “江梅吹尽柳桥西。”:描绘自然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雪纷飞。”:增强了冬天的寒冷与孤寂感。
  • “画船移。”:表现出一种流动的美感。
  • “满眼青山,依旧带寒溪。”:青山依旧,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
  • “往事如云无处问,云外月也应知。”:将个人情感与宇宙相联系,表达对往事的无奈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事比作云,表达了其虚幻和无处可寻。
  • 对仗:如“雪纷飞”、“画船移”,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月亮赋予感知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展开,展示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青春。
  • :象征文人雅趣与人际交往。
  • :象征坚韧与孤独。
  • :象征寒冷与孤寂。
  • :象征思念与无尽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前度刘郎”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旧友
    • B. 诗人的情人
    • C. 诗人的父亲
    • D. 诗人的敌人
  2. 诗中的“云外月也应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愉快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无所谓
  3.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夏天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苏轼
  •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本诗都涉及到对时间的思考和对过往的追忆,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韩元吉则更加关注于个人的孤独感和情感的流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韩元吉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司空相公假山 送僧归护国寺 其一 上巳玉津园赐宴 夜宴 雪夕奉陪天台明照禅师拥炉闲话 许洞归吴中 无题 秋夕池上 致斋太一宫 直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蝇点璧 巛字旁的字 辑治 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诚恐诚惶 风字旁的字 宽制 清浊难澄 卵覆鸟飞 鹦鹉冢 配郊 日字旁的字 昹章 首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杯羹之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