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8:34:36
苦销魂,甘落魄。骚怨付湘橐。乍昔逢时,春茜剪衫薄。算他贴梗棠嫣,含梢蔻媚,终未似缃桃初萼。忍飘泊。不教贮向琼楼,闭向玉华阁。燕去莺来,谁许寸心托。那知束把投钗,娇装病态,长拥个绣衾眠著。
心中苦涩,灵魂飘荡,甘愿沉沦。怨愤的情绪寄托在湘江的竹筒中。突然间回忆起往昔春日,细雨中曾剪薄衫。算起来,她的姿态如贴梗棠花般嫣然,含苞欲放如蔻花,但终究比不上初开缃桃的娇美。忍不住漂泊流浪,无法留在华丽的楼阁,无法关在玉华阁中。燕子飞走,黄莺归来,谁能托付我的寸心?谁知那束发的钗子投掷在地,她娇弱地装病,长久地依偎在绣被中沉睡。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敏感的心思,尤其擅长描绘女性的柔情与哀怨。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作者经历了一段情感波折后,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词中多用意象和比喻,渗透着浓郁的个人情感。
这首《祝英台近》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涩与惆怅。首先,"苦销魂,甘落魄" 就直指心中的痛苦与低落,反映出一种孤独的灵魂状态。接着,通过对春日细雨的回忆,展现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逝去。词中提到的“贴梗棠嫣”和“缃桃初萼”,分别象征着青春的美丽与纯真,形成鲜明的对比。全词透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爱慕之情的渴望。
姚燮独特的用词和修辞手法,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增强了作品的抒情力度。“燕去莺来”的描写,既是时光流转的象征,也是情感寄托的无奈,体现了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忆,反映了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苦涩,充满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燮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内心的情感波动,但姚燮更多地使用自然意象来寄托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