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4:40
前日之游乐,人犹说子桓。一时夸燕友,此地共追欢。瓜李销天暑,文章耐岁寒。词人今接踵,谁嗣建安坛。
前几天的游玩乐趣,人们还在谈论子桓(即阮籍)。那时大家夸赞燕国的朋友,这里一起享受欢乐。瓜果和李子消解了炎热的夏天,文章却能经受住严寒的岁月。如今词人接踵而至,谁来继承建安时期的风采呢?
作者介绍:刘天谊,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古人文风的追求和对时事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出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尤其是对建安时期文人雅集的敬仰,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的形式,结构紧凑,意蕴深厚。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与欢聚,表现出对当前文人境遇的失落感。首句“前日之游乐”引入诗中回忆,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接着以“人犹说子桓”揭示出阮籍的影响力,暗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接下来的“瓜李销天暑”,将夏季的乐趣与文人的创作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这种充满生机的意象与“文章耐岁寒”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则传达出文人创作的坚韧与不屈,强调了文学的持久性与深远影响。
最后一句“谁嗣建安坛”表达了诗人对当代文人的失望与对古代文人群体的惋惜,似乎在感叹当今文人无法再像建安时期那样盛行。这种对比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失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古代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人境遇的比较,表现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桓”是指哪位古代文人?
“瓜李”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