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1:33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
作者:李颀 〔唐代〕
仙宫有名籍,度世吴江濆。
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
中州俄已到,至理得而闻。
明主降黄屋,时人看白云。
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氲。
遂此留书客,超遥烟驾分。
这首诗描绘了道士暨的归还过程,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
在仙宫中有著名的名册,渡过世俗的吴江濆。
大道本无我,青春永远与君同行。
中州(指中原地区)很快就到了,至理之言可以听闻。
明主降临黄屋(指皇宫),人们仰望着白云。
空山是多么的幽美,三秀(指山中秀美的景色)在阳光下氤氲。
因此我留书给你,希望超然于尘世的烟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颀,字叔玉,号青隐,唐代诗人,生于753年,卒于818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著称,尤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道教思想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颀与道士暨相送之际所作,表达了对道教理想和高洁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李颀的道教情怀。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是李颀对道士暨归隐生活的一种赞美和祝福。整首诗以“仙宫”的意象开篇,营造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氛围,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逍遥自在的追求。
诗中“度世吴江濆”描绘了一个渡过世俗的场景,象征着离开繁杂世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接下来的“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进一步表达了道家思想的核心,即“无我”的哲学,同时也展现了人与道之间的和谐共处。
“明主降黄屋”这一句引入了社会政治的背景,表明诗人对统治者的尊重,同时也指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接着“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氲”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遂此留书客,超遥烟驾分”则是对道士暨的祝福,期待他在云烟之间的超然生活,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也蕴含了对道教思想的赞美,是李颀清新脱俗诗风的体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的送别,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主题,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宫”象征什么?
A. 人间的宫殿
B. 道教的理想境界
C. 战争的场所
D. 普通人的家
“大道本无我”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个人重要性
B. 超脱的哲学
C. 对物质的追求
D. 个人奋斗
诗中的“明主”指的是?
A. 一位普通人
B. 明智的君主
C. 诗人自己
D. 道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前者更强调道教的哲学思想与友人间的关怀,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