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2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20:03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过百岁的老翁,他不再耕作土地,只知道在阳光下晒背,享受着晚年的闲适。有时他独自挠着身上的虱子,目送归来的大雁,在篱笆下安然入睡。
诗中提到的“归鸿”可以理解为归来的大雁,古代文人常用大雁象征离别与重聚的情感。此外,老翁的形象代表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与生活的态度,反映了道家思想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
李颀(约690年-7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少微,河南洛阳人。他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野老曝背》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试图通过描绘老翁的闲适生活,表现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翁,他不再从事繁忙的农田劳动,而是享受着悠闲的晚年生活。诗中通过“曝背”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生命最后阶段的洒脱与从容。老翁“有时扪虱独搔首”,则增添了一丝生活的细微与真实,给人以亲切感。
“目送归鸿篱下眠”,不仅描绘了老翁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归宿。归来的大雁象征着归属与温暖,给人以宁静的感受,仿佛老翁在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正是李颀所推崇的理想境界,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思。整首诗情感深厚,意境悠远,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理解与肯定,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体现了老年人在自然中自得其乐的哲理。
诗中的老翁多大年纪?
A. 70岁
B. 80岁
C. 100岁
D. 90岁
诗中老翁在做什么?
A. 种田
B. 曝背
C. 钓鱼
D. 读书
“目送归鸿”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A. 鸭子
B. 大雁
C. 麻雀
D. 仙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