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野老曝背》

时间: 2025-04-22 05:20:03

诗句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20:03

野老曝背

原文展示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过百岁的老翁,他不再耕作土地,只知道在阳光下晒背,享受着晚年的闲适。有时他独自挠着身上的虱子,目送归来的大雁,在篱笆下安然入睡。

注释

  • 百岁老翁:指年纪极大的老人。
  • 不种田:不再从事农业劳动。
  • 惟知:只知道。
  • 曝背:在阳光下晒背。
  • 乐残年:享受晚年的生活。
  • 扪虱:挠虱子,形容生活的闲散。
  • 独搔首:独自思索或闲适。
  • 目送归鸿:目送归来的大雁,象征离去与归来。
  • 篱下眠:在篱笆下安然入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归鸿”可以理解为归来的大雁,古代文人常用大雁象征离别与重聚的情感。此外,老翁的形象代表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与生活的态度,反映了道家思想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约690年-7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少微,河南洛阳人。他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野老曝背》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试图通过描绘老翁的闲适生活,表现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翁,他不再从事繁忙的农田劳动,而是享受着悠闲的晚年生活。诗中通过“曝背”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生命最后阶段的洒脱与从容。老翁“有时扪虱独搔首”,则增添了一丝生活的细微与真实,给人以亲切感。

“目送归鸿篱下眠”,不仅描绘了老翁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归宿。归来的大雁象征着归属与温暖,给人以宁静的感受,仿佛老翁在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正是李颀所推崇的理想境界,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思。整首诗情感深厚,意境悠远,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岁老翁不种田:揭示了老翁的身份与生活状态,表达出对世俗劳作的放弃。
  • 惟知曝背乐残年:强调老翁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乐在其中。
  • 有时扪虱独搔首:表现出老翁的生活琐事,平实中见真情。
  • 目送归鸿篱下眠:最后一句以自然意象作结,传递出宁静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老翁的生活状态比作“曝背”,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归鸿”与“篱下”构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表现老翁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理解与肯定,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体现了老年人在自然中自得其乐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翁: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智慧。
  • 曝背:代表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归鸿:象征着归属与团圆,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
  • 篱下:营造出一种宁静、安全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老翁多大年纪? A. 70岁
    B. 80岁
    C. 100岁
    D. 90岁

  2. 诗中老翁在做什么? A. 种田
    B. 曝背
    C. 钓鱼
    D. 读书

  3. “目送归鸿”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A. 鸭子
    B. 大雁
    C. 麻雀
    D. 仙鹤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野老曝背》与《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但李颀更侧重于个人的闲适与内心的宁静,王维则是通过山水景色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李颀诗集》

相关查询

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千秋岁汶川地震有女护子 千秋岁 千秋岁 其二 旅怀 千秋岁(追和秦少游) 千秋岁引 赠尹默 千秋岁引 其二 千秋岁引 其一 千秋岁 千秋岁(再和前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郁郁不得志 丿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深透 小字头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绣壤 折文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岁寒松柏 傲不可长 整日 落笔妙天下 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仰食 深信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