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3:4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3:45:49
翡翠
作者: 齐己 〔唐代〕
水边飞去青难辨,
竹里归来色一般。
磨吻鹰鹯莫相害,
白鸥鸿鹤满沙滩。
翡翠在水边飞去,颜色难以分辨;
从竹林中归来的翡翠,色彩却是一样的。
希望鹰和鹯不要相互伤害,
白鸥和鸿鹤在沙滩上满是游弋。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翡翠、鹰鹯、白鸥和鸿鹤,诗人传达了自然界中不同鸟类的和谐与冲突,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齐己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自然洒脱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在唐代,社会动荡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愈发关注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保护。此诗创作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表达了对生命和谐美好的渴望。
《翡翠》通过描绘翡翠在水边飞翔和归来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诗中使用了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翡翠在水中飞翔时的轻盈与优雅。作者通过对比翡翠与鹰鹯的关系,暗示了自然界中的竞争与和平共处的可能性。白鸥和鸿鹤的出现,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多样性与生态平衡。整首诗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反映了作者对鸟类自由飞翔的向往,以及对生态和谐的深切期盼。这种情感不仅关乎自然,更是对人类社会和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态平衡,表达了对生命自由与安宁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翡翠”是指什么?
诗中希望鹰和鹯之间如何?
诗中提到的“白鸥”和“鸿鹤”象征什么?
齐己的《翡翠》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通过自然描写反映了内心情感的深邃与对和谐的向往。齐己偏重于鸟类的描绘,体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而张若虚则通过水月的意象表达了情感的流动与灵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