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时间: 2025-04-26 00:24:35

诗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4:35

原文展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白话文翻译:

在松树下,我向一个小童子询问我的老师,他说老师去采药了。老师就住在这座山中,只是云雾很深,我不知道他在哪里。

注释:

  • 松下:松树下。
  • :询问。
  • 童子:小男孩,通常指年纪较小的男孩,常用来称呼侍奉或居住在寺庙里的小僧。
  • :说。
  • :老师,指的是诗人所寻访的隐者。
  • 采药:采集药材,隐者的生活方式之一。
  • 云深不知处:表示云雾很浓,无法看清楚所在的位置。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隐者文化在唐代诗歌中常见,诗人通过与隐者的交流,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外桃源的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贾岛,字阮,号青溪,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独特描绘而著称。他的诗常常具有神秘的色彩,反映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贾岛追寻隐者的过程中,表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唐代是一个盛行道教文化的时期,隐士生活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寻隐者不遇》是贾岛的一首经典之作。全诗以问与答的形式展开,诗人通过与一个小童子的对话,借助童子之口了解到老师的行踪,展现了寻找隐者的心路历程。诗中“松下”二字,勾勒出一个清幽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和雅致的感觉。接着,童子告知诗人老师采药去了,暗含隐者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隐者对自然的依赖与对世俗的超脱。

最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则将意境推向了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隐者虽近在咫尺,但因云雾遮蔽,无法寻觅。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又传达了对高人隐士的敬仰与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贾岛的艺术才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松下问童子:在松树下,我向一个小孩询问。
    • 言师采药去:小孩告诉我老师去采药了。
    • 只在此山中:老师就在这座山里。
    • 云深不知处:四周云雾弥漫,我却不知道他在哪里。
  • 修辞手法

    • 此诗运用了对仗手法,如“松下”与“云深”,形成了美的结构。
    • 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隐士之间的距离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常与隐士生活联系在一起。
  • 童子:代表了纯真与自然,反映了隐者的生活状态。
  • :象征着迷雾与不确定性,隐喻寻找真理与隐者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向谁询问老师的去向?

    • A. 老人
    • B. 小童子
    • C. 其他隐士
    • D. 自己
  2. 诗中提到老师在做什么?

    • A. 写诗
    • B. 采药
    • C. 讲学
    • D. 画画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期待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贾岛与王维的作品均描绘了隐士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强调自然景色的美与情感的和谐,贾岛则更突出人对隐者的向往与寻找的无奈。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贾岛与他的诗歌》

相关查询

郭尉惠古镜 次韵答幽兰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其三 眺远台 送逊监淮西酒并示诸任二首 画叹 大人久废弹琴比借人雷琴以记旧曲十得三四率 泉城田舍 次韵吴厚秀才见寄 和子瞻濠州七绝虞姬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朽株枯木 娼根 泾清渭浊 悔其少作 韋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速报神 作不如程 臼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寻幽访胜 不挑之祖 克字旁的字 含牙带角 拯援 包含摩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