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22
伤贾岛
作者: 张蠙 〔唐代〕
生为明代苦吟身,
死作长江一逐臣。
可是当时少知已,
不知知己是何人。
我生前为明代的苦吟者,
死后却如同长江的一名追随者。
当年真心知己少之又少,
而我又怎能知道,知己究竟是何人呢?
作者介绍:张蠙,字子华,唐代诗人,以其苦吟和对文学的坚持而著称。他的诗风深受后世推崇,常表达个人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张蠙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思考和对知己的渴望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文学的热爱。
《伤贾岛》是张蠙对自己一生的沉思,诗中表达了他对文学的追求和对知己的渴望。开头两句通过对生与死的对比,体现了诗人从生前的苦吟到死后成为长江逐臣的落寞感。这里的“明代苦吟身”,不仅是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时代的无奈。长江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自比于长江中的逐臣,流淌而去,仿佛是对自己一生的无奈接受。
后两句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和对人生孤独的感慨。他在回忆过去时,感到可贵的知己实在太少,而他对知己的真正理解又是如此渺茫。这种对知音难觅的惋惜,既体现了个人的孤独,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疏离。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凝练,情感上深邃而复杂,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强调了知己的稀缺和个人内心的孤独,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张蠙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哪个朝代?
诗中“逐臣”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张蠙的《伤贾岛》相对比,李白在《夜泊牛渚怀古》中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但李白的语言更加豪放,情感更加奔放。两者虽然题材相近,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却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