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2:36
赠郑司业
张蠙 〔唐代〕
晚学更求来世达,正怀非与百邪侵。
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年纪渐长,越来越渴望来世的成就;我心中正直,不愿受到邪念的侵扰。古人的名声在今天仍然被人们所称道,这让我感到不应与之相提并论,然而我却不为此而苦恼。
此诗提及了古人名声的概念,暗示出一种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古人之名常指那些在历史上有伟大成就的人,如孔子、屈原等。诗中对自己与古人之间的对比,体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
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有哲理性,常表现出对个人修身齐家治国理政的思考。
此诗可能是在张蠙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希望在来世能够有所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世邪念的抵制。
《赠郑司业》是一首哲理诗,深刻反映了晚年对人生的感悟。首句“晚学更求来世达”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心声,展现出他对理想的追求。随着年岁渐长,作者对来世的渴望愈加强烈,似乎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仍然保持着一份对未来的希冀。接下来的“正怀非与百邪侵”,则是对自己内心的自省,强调了自己心中正直的信念,不愿受到外界邪念的干扰。这种对心灵的坚守,体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最后两句“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则是对古人名声的仰慕与自谦,显示了作者对传统的敬仰以及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他明白自己与古人之间的差距,但并不因此而感到痛苦,而是以一种宽广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挑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心灵的坚定与对古人名声的敬仰,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诗中“晚学”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学习
B. 年长者学习
C. 学习的时间
D. 学习的内容
诗中提到的“百邪”是指什么?
A. 百种美德
B. 百种思想
C. 各种邪念
D. 各种知识
作者对古人名声的态度是?
A. 自豪
B. 嫉妒
C. 敬仰与自谦
D. 不在乎
答案: 1. B 2. C 3. C
可将《赠郑司业》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探讨两首诗在对古人与理想的态度上的异同,白居易的作品同样体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但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与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