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杨道士居》

时间: 2025-04-26 05:14:23

诗句

先生修道处,茆屋远嚣氛。

叩齿坐明月,支颐望白云。

精神含药色,衣服带霞纹。

无话瀛洲路,多年别少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23

原文展示:

先生修道处,茆屋远嚣氛。
叩齿坐明月,支颐望白云。
精神含药色,衣服带霞纹。
无话瀛洲路,多年别少君。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居住在修道的地方,茅草屋远离尘世的喧嚣。
我叩齿而坐在明亮的月光下,支着下巴望着洁白的云朵。
他的精神中蕴含着药草的气息,衣服上带着霞光的纹路。
我们无话可谈关于瀛洲的路,已经多年未见老朋友。

注释:

  • 先生:指的是修道之人,通常是隐居的道士。
  • 茆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简陋但自然。
  • 叩齿:轻轻咬着牙齿,表示思考或静坐。
  • 支颐:支着下巴,通常是思索或静坐的姿势。
  • 药色:指药草的颜色,寓意清新和养生。
  • 霞纹:晨霞或晚霞的纹路,象征美丽和幽静。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长生不老和超脱。

典故解析:

  • 瀛洲:源于古代道教文化,常用来形容理想的隐居生活或长生之地,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 此诗中反映的隐逸生活理念在唐代文学中十分常见,特别是在贾岛这样的诗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精致的意象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表达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贾岛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理解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与友人分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邃与宁静。诗的开头以“先生修道处,茆屋远嚣氛”引入,营造了一种远离尘世、追求清净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诗人以叩齿和支颐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沉思与宁静,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精神含药色,衣服带霞纹”两句,既描绘了隐士的气质,也暗示其内心的恬淡与超然。最后两句则突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是一种情感的缺失。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恬静而又略带惆怅的境地,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隐士的居所,强调其远离尘嚣。
    • 第二句:表现了诗人在月下的静谧思考,显示出一种内心的平静。
    • 第三句:通过药色和霞纹的描写,表现出隐士的高洁与和谐。
    • 第四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的精神比作药色,暗示其清新和养生。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体现了唐诗的对仗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分别的惆怅,以及对自然和道教思想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茆屋:象征简朴与自然。
  • 明月:象征宁静与哲思。
  • 白云:象征自由与超脱。
  • 药色:象征健康与精神的清新。
  • 霞纹:象征美丽与祥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叩齿”是什么意思?

    • A. 咬牙
    • B. 叹息
    • C. 思考
    • D. 叩门
  2. “瀛洲”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仙境
    • C. 远方
    • D. 道教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山水
    • B. 友谊
    • C. 隐逸生活
    • D. 战争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贾岛的隐逸与王维的山水结合形成鲜明对比,贾岛更专注于内心的寂静,而王维则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生命的共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道教与唐诗》

相关查询

小客酒埠江湘天华山茶庄园有得 己丑谷日谒九陵 金缕曲 送外 示从弟桥三首 其一 送何象冈太史还朝 边词 其二 忠州道中 春日会师瞿塘雨中王咏商水部见招同杨漪翁明府望巫山高处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_燕莺语 忽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葭莩 促坐 石火风烛 止字旁的字 迅电流光 艮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互不相容 泛萍浮梗 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金友玉昆 淋漓 用字旁的字 埋头顾影 燕巢于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