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贾岛墓》

时间: 2025-04-26 04:46:53

诗句

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

位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

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

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6:53

原文展示:

贾岛墓
作者: 李洞 〔唐代〕

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
位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
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
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

白话文翻译:

大家都能在科举中获得功名,难道贾岛先生就会因此而消失吗?
在地位卑微的情况下,他终究是蜀地的士人,而他的诗作却在唐朝占有重要地位。
他被旅途埋葬于这小小的新坟,灵魂却遥远地归向故国。
我来这里是为了祭奠他,立石头作为标志。

注释:

  • 一第: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也即进士。
  • :消失、湮灭。
  • 蜀士:指来自蜀地的人,贾岛是蜀地的诗人。
  • :出众、卓越。
  • 奠洒:祭奠时洒酒以示敬意。
  • 立石:竖立石碑作为纪念。

典故解析: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著称。他与另一位诗人王之涣并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等题材。此诗通过对贾岛的追忆,反映了对其文学成就的敬仰和对其身世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咏怀诗著称。其作品多关注士人命运与理想,情感真挚,形式简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贾岛墓前,表现了作者对贾岛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反映了对文学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贾岛墓》是一首短小却内涵丰富的诗作,诗人在悼念贾岛的同时,表达了对士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两句将贾岛的成就与普通人的命运对比,强调了即使在社会地位低微的情况下,贾岛的诗作依旧在唐代占有一席之地。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贾岛的墓地景象,表达了对于他灵魂归故国的向往,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又崇高的氛围。最后一句通过立石标记,象征着对贾岛的追思与纪念,突出人们对文人的尊重与怀念。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缅怀贾岛时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作品的情感更加深沉,主题更加鲜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指出贾岛虽然身在低位,但他的成就却不会被淹没。
  2. 位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强调贾岛的出身与他的诗才形成鲜明对比,虽地位卑微,但作品卓越。
  3. 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描绘贾岛的墓地,表达其灵魂对故乡的思念。
  4. 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诗人到此祭奠贾岛,并立石碑纪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贾岛的地位与成就的对比,突出其文学价值。
  • 象征:立石作为标志,象征对逝者的追思。
  • 意象:新坟、小丘等意象渲染出孤独和怀念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反映了士人对于命运与成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学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坟: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与追忆。
  • 故国:代表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 立石:象征追思与纪念,体现对文人风骨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贾岛的地位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

    • A. 高贵
    • B. 卑微
    • C. 富有
  2. 诗中提到的“魂归故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归属感
    • B. 失落感
    • C. 忧伤感
  3. 作者在墓前做了什么?

    • A. 写诗
    • B. 立石
    • C. 祭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津口》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与贾岛的作品:李白的豪放与贾岛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士人情怀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四时田园杂兴 次韵周子充正字馆中绯碧两桃花 复作耳鸣 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 戏题索桥 道中古意二绝 元夕 次韵时叙赋乐先生新居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 次韵起岩喜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根孤伎薄 示字旁的字 食宿相兼 父字头的字 料敌如神 铤而走险 包含澜的成语 徇难 大字旁的字 被发佯狂 包含定的成语 坐纛旗儿 麟开头的成语 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砧基 韋字旁的字 郎君子弟 营养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