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1:52
木兰花慢 桃源
作者: 梁寅 〔元代〕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
渔郎未必是仙才。偶尔到天台。
喜相问相邀,山中肴,树里尊。
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
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这首词表达了对山中日月的热爱,春天渐渐逝去又重新回来。远望水环绕着人家,云朵在窗户上升起,山峰回旋转折。成片的绛桃花树,宛如丹霞般绚烂映照着楼台。世间虽然有桑海,但人间自有蓬莱仙境。渔夫不一定是仙人,偶尔也会来到天台。相聚时大家互相问候,山中美味佳肴,树间美酒相伴。何必寻找归路,风波险恶之处仍未心灰意冷。要像秦人那样深隐于世,桃花树只能移栽于此。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梁寅,元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借以描绘山水田园的恬静,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木兰花慢 桃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人以春天的更替为引子,描绘了山水环绕的美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层层绛桃树的盛开,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也因此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一句,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清醒认识。尽管外界繁华喧嚣,但诗人相信,人间仍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桃源。这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淡然态度,构成了整首词的核心情感。
最后,诗人以“桃花只好移栽”作为结束,既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在现实中寻找桃源的艰难。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令人感到既悲伤又坚定,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曲折而深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绛桃”代表什么?
“世上从教桑海”中的“桑海”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桃花只好移栽”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