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2:33
木兰花慢·叹西山归客
作者: 王恽 〔元代〕
叹西山归客,又愁里,过清明。
记幕燕巢倾,朝堂人去,往事堪惊。
行藏固非人力,顿尘缨终愧草堂灵。
潘岳无间可赋,渊明何地堪耕。
汉家一论到书生。
六合望澄清。
甚楼上元龙,山中宰相,何止虚名。
当年卧龙心事,尽羽毛千古见青冥。
憔悴中堂故吏,醉来老泪纵横。
叹息西山的归客,心中愁苦,清明节过后。
记得幕燕的巢倾倒,朝堂之上人去楼空,往事令人惊叹。
行藏并非由人力所能主宰,轻尘缨终究愧疚于草堂的灵气。
潘岳的诗赋无人可比,渊明的田园又何处可耕?
汉朝只论书生的功名。
六合之间期待清明。
更何况楼上的元龙,山中的宰相,难道只是虚名?
往年卧龙心中的忧虑,羽毛已尽,千古名留青冥。
憔悴的中堂旧吏,醉酒后泪水纵横。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常常带有些许怀旧和怅惘之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一个清明时节,表达了对于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映射出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木兰花慢·叹西山归客》是一首富有深情的词作,王恽通过对西山归客的叹息,传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虑。词中提到的“清明”,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情感的象征,暗示着对逝去亲友的哀思。
在词的结构上,王恽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先抒发归客的愁苦,再细数往事的惊讶,最后引入历史人物,形成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自我定位。通过潘岳与渊明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与价值观,抒发了对当下文人境遇的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王恽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与历史人物,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对“卧龙”的提及,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如同一幅悠远的画卷,既有细腻的情感流露,也有深邃的历史思考,充分展现了王恽作为元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深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王恽对历史、现实的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王恽的《木兰花慢·叹西山归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潘岳”和“渊明”分别代表了__与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是用来庆祝丰收的节日。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