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32:02
原文展示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知道诗翁欲去,递香要送兰桡。清标。会上丛霄。千里阻九华遥。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河桥。柳愁未醒,赠行人又恐越魂销。留取归来紧马,翠长千缕柔条。
白话文翻译
雾气笼罩的花朵还未散去,天气刚刚过了元宵节。惊讶于客人的神情依旧寒冷,吟诗的窗户容易透亮,春天的景色中没有柳树。梅花枝头。还留有顾盼之情,东风滞留,不愿让雪花轻轻飘落。知道诗翁即将离去,传递香气以送别兰舟。清高的标志。会在高高的云霄中相会。千里之外阻隔着九华山的遥远。料想今天分别后,将来某时做梦,应该会梦见今天的情景。河边的桥上。柳树的忧愁还未苏醒,赠送给行人又担心越过魂魄消散。留下归来的紧马,翠绿的长长柔条。
注释
- 霭芳阴未解:霭,雾气;芳阴,指花影。意指雾气笼罩的花影还未散去。
- 乍天气过元宵:乍,刚刚;元宵,元宵节。指天气刚刚过了元宵节。
- 讶客神犹寒:讶,惊讶;神犹寒,神情依旧寒冷。指惊讶于客人的神情依旧寒冷。
- 吟窗易晓:吟诗的窗户容易透亮。
- 春色无柳:春天的景色中没有柳树。
- 梅梢:梅花枝头。
- 尚留顾藉:还留有顾盼之情。
- 滞东风未肯雪轻飘:东风滞留,不愿让雪花轻轻飘落。
- 知道诗翁欲去:知道诗翁即将离去。
- 递香要送兰桡:传递香气以送别兰舟。
- 清标:清高的标志。
- 会上丛霄:会在高高的云霄中相会。
- 千里阻九华遥:千里之外阻隔着九华山的遥远。
- 料今朝别后:料想今天分别后。
- 他时有梦,应梦今朝:将来某时做梦,应该会梦见今天的情景。
- 河桥:河边的桥上。
- 柳愁未醒:柳树的忧愁还未苏醒。
- 赠行人又恐越魂销:赠送给行人又担心越过魂魄消散。
- 留取归来紧马:留下归来的紧马。
- 翠长千缕柔条:翠绿的长长柔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文学造诣颇高,擅长运用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周端臣送别友人前往九华山任职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诗中“霭芳阴未解”和“梅梢”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而“讶客神犹寒”和“吟窗易晓”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不舍。诗中的“递香要送兰桡”和“清标”等词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霭芳阴未解:描绘了初春时节雾气笼罩的花影,营造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 乍天气过元宵:点明了时间,刚刚过了元宵节,春天的气息渐浓。
- 讶客神犹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惊讶于友人的神情依旧寒冷。
- 吟窗易晓:描绘了清晨的景象,窗户透亮,易于吟诗。
- 春色无柳:春天的景色中没有柳树,暗示了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到来。
- 梅梢:梅花枝头,象征着坚韧和希望。
- 尚留顾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留恋。
- 滞东风未肯雪轻飘:东风滞留,不愿让雪花轻轻飘落,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 知道诗翁欲去:知道友人即将离去,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不舍。
- 递香要送兰桡:传递香气以送别兰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清标:清高的标志,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
- 会上丛霄:会在高高的云霄中相会,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千里阻九华遥:千里之外阻隔着九华山的遥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料今朝别后:料想今天分别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 他时有梦,应梦今朝:将来某时做梦,应该会梦见今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河桥:河边的桥上,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
- 柳愁未醒:柳树的忧愁还未苏醒,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忧愁。
- 赠行人又恐越魂销:赠送给行人又担心越过魂魄消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 留取归来紧马:留下归来的紧马,寓意着对友人的期待和祝愿。
- 翠长千缕柔条:翠绿的长长柔条,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滞东风未肯雪轻飘”,将东风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 比喻:如“递香要送兰桡”,用“递香”比喻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对仗:如“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不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霭芳阴:雾气笼罩的花影,营造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 梅梢:梅花枝头,象征着坚韧和希望。
- 东风:春天的风,寓意着生机和希望。
- 兰桡:兰舟,象征着高洁和美好。
- 丛霄:高高的云霄,寓意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河桥:河边的桥上,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
- 柳愁:柳树的忧愁,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忧愁。
- 翠长千缕柔条:翠绿的长长柔条,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霭芳阴未解”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柳树
B. 雾气笼罩的花影
C. 冬天的雪花
D. 夏天的阳光
-
“递香要送兰桡”中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A. 兰花
B. 兰舟
C. 兰草
D. 兰亭
-
诗中“料今朝别后,他时有梦,应梦今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不确定
B. 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对比:
-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周端臣的诗更加注重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周端臣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王维和杜甫的诗作,可以与周端臣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