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5:13
原文展示:
握节背都门,春天景半温。柔鞭难驻马,芳草易销魂。远目和烟重,离怀助酒昏。好花无奈野,时复映遥村。
白话文翻译:
我握着符节,背对着都城门,春天的景色温暖而宜人。柔软的鞭子难以驾驭马匹,芳香的草地容易让人心神荡漾。远望的目光与烟雾交织,离别的思绪让酒意更加浓重。美丽的花朵无奈地生长在野外,不时映照着远处的村庄。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枢密直学士、参知政事等职。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之一。在文学上,韩琦的诗词多表现其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琦离开都城时的作品,表达了他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离别的愁绪和对远方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握节背都门”一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场景,而“春天景半温”则以春天的温暖来烘托离别的愁绪。“柔鞭难驻马”和“芳草易销魂”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无奈和心神的荡漾。“远目和烟重”和“离怀助酒昏”则以朦胧的意象和浓重的酒意,加深了离别的愁思。最后两句“好花无奈野,时复映遥村”,则以野花的无奈和远村的映照,寄托了对远方的向往和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包括离别的无奈、心神的荡漾、愁思的浓重和对远方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握节背都门”中的“握节”象征什么? A. 身份和使命 B. 离别的愁苦 C. 远方的向往 D. 心神的荡漾
诗中“柔鞭难驻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别的无奈 B. 心神的荡漾 C. 远方的向往 D. 离别的愁苦
诗中“好花无奈野”中的“好花”象征什么? A. 身份和使命 B. 离别的愁苦 C. 远方的向往 D. 心神的荡漾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