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6: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6:35:48
原文展示:
太极疏灵派,长河注远津。波明动星斗,气直贯秋旻。月满还知晦,云收不乱真。何妨借馀润,膏雨及生民。
白话文翻译:
宇宙的原始力量分流出灵动的支流,大河奔流注入遥远的渡口。波浪明亮,星辰为之动摇,气势直冲秋天的天空。月亮圆满时也知道晦暗,云彩散去却不扰乱真实。何不借用这余下的滋润,让甘霖惠及百姓。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但反对王安石变法。文学上,韩琦的诗词多表现其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琦与曼卿学士的唱和之作,曼卿学士即欧阳修。当时两人均为朝廷重臣,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宇宙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民生福祉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宇宙自然的壮丽景象,通过“太极”、“长河”、“星斗”、“秋旻”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天地间灵动与气势的深刻感受。诗中“月满还知晦,云收不乱真”一句,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又隐喻了人事的复杂与真实。最后两句“何妨借馀润,膏雨及生民”,则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为百姓带来福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向往,以及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太极”指的是什么? A. 宇宙的原始状态 B. 一种武术 C. 一种哲学概念 D. 一种天文现象
“长河注远津”中的“长河”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A. 长江 B. 黄河 C. 银河 D. 尼罗河
“月满还知晦”中的“晦”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暗淡 C. 圆满 D. 残缺
“何妨借馀润,膏雨及生民”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利用自然力量 B. 追求个人荣耀 C. 探索宇宙奥秘 D. 享受自然美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