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56:36
春风无行迹,似与草木期。
高低新萌芽,闭户我未知。
忽闻人扣门,手把蟠桃枝。
问我此蟠桃,缘何结子迟。
但笑不复答,问者当自推。
振衣向河朔,河朔人伟奇。
以兹不答意,迟子北归时。
春风轻柔而无声,似乎与草木有约。
高低的嫩芽冒出土头,我闭门在内,竟不知其生长。
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手中拿着蟠桃枝。
他问我这蟠桃,为什么结的果子迟迟没有成熟。
我只是微笑不答,让问的人自己去推测。
我整理衣服朝河朔方向走去,那里的人都是英杰。
这次不回答他的意思,是因为我迟迟未能返回北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蟠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长生和仙境,常与神仙相联系。而“河朔”则是指代北方的英雄豪杰,表现出诗人对北方文化的向往。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麟,号天池,晚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崇尚自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在北方游历期间,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诗中对于蟠桃的提问,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切入,开篇即以“春风无行迹”引入,描绘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诗人在“闭户我未知”中,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似乎在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
接下来的“忽闻人扣门”则打破了这种宁静,带来了外界的声音。蟠桃的象征意义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蟠桃不仅仅是一个果实,更是长生不老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和期待。
诗中“问者当自推”一语,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哲理思考,既不愿直接回答,又让问者反思自身。最后两句“振衣向河朔,河朔人伟奇”,表明了诗人向往北方文化的情怀,蕴含着对英才的敬仰。
整首诗轻松自然,蕴含着哲思,展现了梅尧臣的诗歌艺术风格,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春风无行迹,似与草木期。
春风轻柔而无声,似乎与草木有约。这里描述了春风的温暖和生机。
高低新萌芽,闭户我未知。
新芽在高低不一的地方冒出,我却因为关上门而对外界的变化无知。
忽闻人扣门,手把蟠桃枝。
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手里拿着蟠桃枝,打破了我的宁静。
问我此蟠桃,缘何结子迟。
他问我这颗蟠桃,为什么结的果子这么晚。
但笑不复答,问者当自推。
我只是微笑不答,让问者自己去思考。
振衣向河朔,河朔人伟奇。
整理衣服,我向河朔走去,那里的英雄人物都很了不起。
以兹不答意,迟子北归时。
这次不回答他的意思,是因为我迟迟未能返回北方的时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生活的细节,反映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蟠桃”象征什么?
A. 繁荣
B. 长生
C. 哲学
诗人为何不直接回答问者?
A. 他不知道
B. 他想让问者自省
C. 他很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郭之美忽过云往河北谒欧阳永叔沈子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王维的作品更加强调山水的宁静,而梅尧臣则在自然中融入了人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