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0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05:40
《鸭脚子》
作者:梅尧臣
魏帝昧远图,於吴求斗鸭。
乃为吴人料,重玩志已左阝右匣。
江南有嘉树,修耸入天插。
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
持之奉汉宫,百果不相压。
非甘复非酸,淡苦众所狎。
千里竞赍贡,何异贵争啑。
古时魏帝为了获取远图,在吴地寻求斗鸭的机会。
因此,吴人对它进行了筛选,重玩志向已经偏向一边。
江南盛产美树,修长挺拔,直插云霄。
树叶如同栏杆的印记,果实像剥开的杏壳。
将其奉献给汉宫,其他百果都无从压制。
既不甘甜也不酸涩,淡淡的苦味让众人喜爱。
千里之外争相献贡,何必在乎这贵贱之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止庵,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鸭脚子》创作于宋代,彼时社会动荡,诗人借用斗鸭的寓意,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竞争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江南美好自然的向往。
《鸭脚子》这首诗通过对斗鸭和江南美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活中细微事物的关注。诗中前两句提到魏帝的图谋和吴地的斗鸭,暗含了对权力斗争的反思。接着通过描写江南的美树,提升了诗歌的意境,表现出自然的丰饶与生命的斗争。诗中“持之奉汉宫,百果不相压”一句,显示了鸭脚子在众多果实中的独特地位,象征着品质的稀有和珍贵。全诗通过对比,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竞争的态度,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全诗围绕着自然与竞争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竞争中对品质的追求。
《鸭脚子》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江南有嘉树”,嘉树象征什么?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美,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梅尧臣的《鸭脚子》则反映了对竞争与自然的双重思考,二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