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3:3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3:30:32
山陕江深屋翠崖,
夜钟声自瓮中来。
长松偃蹇苍龙卧,
六月涧泉轰怒雷。
这首诗描绘了山陕地区深邃的江水和翠绿的崖壁,夜晚的钟声从瓮中传来。长长的松树像是一条卧着的苍龙,六月的涧泉发出轰鸣,犹如怒雷。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声音却可以引发人们对中国古代山水诗的联想。在古代文学中,山水常常被赋予人文情感,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其诗风清新俊逸,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自然风景的描绘。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游历山陕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文人们常常通过诗歌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这首诗正是这一传统的体现。
这首《双涧寺二首 其二》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山水诗传统功底。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开头的“山陕江深屋翠崖”描写了自然风光的壮丽,既有山的巍峨,又有水的深邃,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接着“夜钟声自瓮中来”,则利用声音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营造出一种幽静的夜晚氛围。
“长松偃蹇苍龙卧”描绘了长松树的姿态,作者以苍龙比喻松树,形象生动,展现了自然中的生命力量。同时,最后一句“六月涧泉轰怒雷”则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涧泉的奔腾与激昂,表现出大自然的壮观与气势。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一种力量感,充分体现了黄庭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诗中既有静谧的夜晚,又有激昂的泉水,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诗中的“长松”比喻了什么?
A. 青松的坚韧
B. 苍龙的威武
C. 夜晚的宁静
D. 山水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夜钟声”来自哪里?
A. 山顶
B. 瓮中
C. 水边
D. 树下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B.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C. 对历史事件的记忆
D. 对人际关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