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7:58
《溪上吟》
作者: 黄庭坚〔宋代〕
短生无长期,聊暇日婆娑。
出门望高丘,拱木漫春萝。
试为省鬼录,不饮死者多。
安能如南山,千岁保不磨。
在世崇名节,飘如赴烛蛾。
及汝知悔时,万事蓬一窠。
青掅陵陂麦,妍暖亦已花。
长烟淡平川,轻风不为波。
无人按律吕,好鸟自和歌。
杖藜山中归,牛羊在坡陀。
本自无廊庙,正尔乐涧阿。
念昔扬子云,刻意师孟轲。
狂夫移九鼎,深巷考四科。
亦有好事人,时能载酒过。
无疑举尔酒,定知我为何。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短暂,不应执着于虚名,而应享受当下的乐趣。诗人走出家门,看到高高的丘陵和春天的藤萝,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人生如梦,死者不再饮酒,活着的人又何必在名利中迷失。诗人希望像南山那样,长久不衰。世俗的名节如同飞蛾扑火,终究会迷失自我。等到你明白悔恨的时候,万事又如同一窝蓬草。田野里麦子青翠,春暖花开,长空烟霞,微风拂面,毫无波澜。无人来按律谱,好鸟自然和鸣。诗人手杖归山,看到牛羊在坡上悠闲。世间本无庙宇,我在这里乐于溪涧之边。想起古人扬子云,刻意学习孟子。狂人搬动九鼎,深巷中考取四科,也有好心人,时常载酒而过。举起酒杯,想必你知道我此时的心情。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豪放、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黄庭坚晚年,可能是在他隐居时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溪上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悠闲的溪边,望着春光明媚的自然,思考着人生的意义。诗中展现了对短暂生命的感慨,强调了名节的虚妄。诗人以“短生无长期”开篇,直入主题,表明对人生短暂的清醒认知。他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衬托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思考扩展至对名利的批判,指出世人忙于追求名声,如同“赴烛蛾”,最终自取灭亡。此时,诗人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安宁与乐趣。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写景与自我反思,表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青掅陵陂麦”,“长烟淡平川”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黄庭坚的艺术风格,既有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又有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短暂人生的深刻思考,提倡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诗中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短生无长期”是什么意思?
诗人提到的“赴烛蛾”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青掅陵陂麦”描绘了什么场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