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洛桥晚望》

时间: 2025-08-13 15:04:53

诗句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5:04:53

原文展示:

洛桥晚望
作者: 孟郊 〔唐代〕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白话文翻译:

在天津桥下,冰层刚刚结成;
在洛阳的街道上,行人已经稀少。
榆树和柳树显得萧条,楼阁也显得空闲;
明亮的月光下,清晰可见嵩山上的雪。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津桥:指的是一座桥,可能特指某一著名的桥。
  • 冰初结:冰刚开始结成,表示初冬的时节。
  • 洛阳陌:洛阳的街道,陌是指道路。
  • 榆柳萧疏:榆树和柳树稀疏,体现出冬天的冷清。
  • 楼阁闲:楼阁显得空旷而无生气。
  • 月明直见:明亮的月光下,能清楚看到。
  • 嵩山雪:嵩山上的雪,象征着冬天的寒冷与宁静。

典故解析:

  • 嵩山: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素有“中岳”的美称,常被用作诗词中的意象,象征高洁、雄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反映了诗人在洛阳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冬天的萧瑟和孤寂。孟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常感到生计窘迫,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诗风。

诗歌鉴赏:

《洛桥晚望》是一首描写冬季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开头两句“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描绘了初冬的寒冷,桥下的冰层刚刚形成,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这种孤独感在接下来的“榆柳萧疏楼阁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榆树和柳树的萧条与空荡荡的楼阁相映成趣,体现出冬天的宁静与孤寂。

最后两句“月明直见嵩山雪”则转向了自然的壮丽,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嵩山的雪景清晰可见,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闲适与沉思,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刻体验,正是孟郊诗歌的魅力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津桥下冰初结:描绘了寒冷的冬季,冰层刚开始结成,暗示冬天的来临。
  2. 洛阳陌上人行绝:洛阳的街道上人迹稀少,表现出冷清的气氛。
  3. 榆柳萧疏楼阁闲:榆树和柳树的稀疏,楼阁显得空旷,传达出一种孤独静谧的感觉。
  4. 月明直见嵩山雪:明亮的月光下,嵩山的雪景清晰可见,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修辞手法:

  • 对比:冬天的冷清与明亮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意象:通过榆柳、楼阁、月光和嵩山雪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孤独的冬季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冬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及内心的孤独感,传递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与孤寂。
  • 人行绝:反映出孤独与冷清的氛围。
  • 榆柳:代表着生命的萧条与自然的轮回。
  • 楼阁:体现出空间的空旷与心境的宁静。
  • 月明、嵩山雪: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高洁,带来一种超脱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中提到的山是: a) 泰山
    b) 嵩山
    c) 黄山
    d) 华山

  3. “洛阳陌上人行绝”表达的意思是: a) 人来人往
    b) 人迹罕至
    c) 热闹非凡
    d) 行人如织

答案:

  1. d) 冬季
  2. b) 嵩山
  3. b) 人迹罕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孟郊的《洛桥晚望》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现出孤寂的情感,但孟郊更突出冬天的冷清,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景象传达出一种隐逸的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长信宫 悼亡 题采莲美人图 春归 偶成 其二 题濠上斋二绝 其二 题濠上斋二绝 其一 再题濠上斋 题濠上斋二绝 题濠上斋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求马于唐市 良民证 咬音咂字 能说善道 匕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敛锷韬光 包含濠的词语有哪些 贞坊 大江南北 色字旁的字 相见无日 瘒瘃 包含耀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认妄为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