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胡遇》

时间: 2025-04-26 05:16:19

诗句

一自残春别,经炎复到凉。

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

落叶书胜纸,闲砧坐当床。

东门因送客,相访也何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19

原文展示:

寄胡遇

作者:贾岛 〔唐代〕

一自残春别,经炎复到凉。
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
落叶书胜纸,闲砧坐当床。
东门因送客,相访也何妨。

白话文翻译:

自从春天离去,夏天又再度回归,
萤火虫从枯树上飞出,蟋蟀在破旧的台阶下藏匿。
落叶如同书信般寄托情感,闲坐在砧板旁的我,正对着床。
在东门送别客人,互相拜访又何妨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自:自从。
  • 残春:春天的残余部分。
  • 经炎复到凉:经过炎热的夏季,又回到了凉爽的秋天。
  • :萤火虫。
  • :蟋蟀。
  • 破阶:破旧的台阶。
  • 落叶书胜纸:落叶如同书信,更胜过纸张。
  • 闲砧:闲坐在砧板旁。
  • 相访也何妨:互相拜访也没有关系。

典故解析:

  • “落叶书胜纸”:落叶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思念与离别,书写情感的媒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唐代诗人,字阆风,号孤雁,山西人。他以清新、简练的风格著称,尤以五言绝句见长,常常在平淡中透出深邃的意蕴。

创作背景:

《寄胡遇》创作于贾岛与友人分别之时,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胡遇》是一首表现离别与思念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更迭的感慨。开头两句“自残春别,经炎复到凉”引出了时节的变化,春去夏来,诗人似乎对自然界的变化充满了敏感。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萤火虫与蟋蟀的活动,表现了秋天的生机与静谧,这种对比增强了离别的伤感。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句“落叶书胜纸”极具诗意,落叶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传递情感的信使。诗人在闲坐砧板旁,既是日常生活的写照,又暗示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东门因送客,相访也何妨”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尽管相聚时光短暂,但彼此的往来并不受限。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蕴含着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自残春别:诗人感慨春天的离去,尽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2. 经炎复到凉:经过炎热的夏季,终于迎来了凉爽的秋天,描绘了季节的更迭。
  3. 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生动描绘了秋天的夜晚,萤火虫与蟋蟀的活动,传达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4. 落叶书胜纸:将落叶比作书信,表达了心中无尽的思念。
  5. 闲砧坐当床:诗人在砧板前闲坐,暗示思绪万千。
  6. 东门因送客,相访也何妨: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期待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落叶比作书信,使情感更加生动。
  • 拟人:萤火虫与蟋蟀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萤从枯树出,蛩入破阶藏”,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与对友人情谊的珍重,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的美与生命的流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萤火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亦代表了思念的寄托。
  • 蟋蟀: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延续。
  • 落叶:象征着离别、思念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自残春别”中的“残春”指代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开始
    C. 秋天的到来
    D. 冬天的来临

  2. 诗中提到的“落叶书胜纸”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生活的享受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贾岛的《寄胡遇》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以豪放的笔触表达友情的深厚。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贾岛传》

相关查询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依韵和新栽行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 其三 二室道 送晁殿丞郑州签判 古鉴 与浔阳舍弟别 夜饮席上赋松子 咏苜蓿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无知 止足之戒 象犀 添补 一技之微 隶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陇亩 却步图前 包含媚的词语有哪些 跋山涉川 蹠狗吠尧 包含写的成语 叉手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