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31
作者: 陈造 〔宋代〕
歌筵当日小蓬瀛。晚妆明。识芳卿。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又侍仙翁灯夕饮,红雾底,沸箫笙。催人刻烛待诗成。捧雕觥。媚盈盈。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墨涴香罗回盼处,和笑道,太狂生。
在歌宴的那天,像小蓬瀛一样轻盈。晚妆明媚,识得那位芳卿。拉起袖子写新词,曾经获得过如云的赞誉。又在仙翁的灯下,夜晚饮酒,红雾飘渺,箫声和笙声交织。催促着人们点烛等待诗成。捧着雕花的酒杯,笑容盈盈。谁知醉意已然弥漫,夜色朦胧。墨迹洇湿了香罗,回望的地方,轻声笑道:真是个狂妄的年轻人。
作者介绍: 陈造,宋代词人,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宴饮、游乐的场景,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一次诗词聚会上创作,表现了宴席的欢乐与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描绘场景,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生活情趣的风尚。
《江神子》是一首充满欢愉与诗意的词作,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在宴席上欢歌畅饮的情景。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宴会的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开头提到“小蓬瀛”,不仅营造了轻盈的氛围,也为全词的基调奠定了基础。作者在此展现了对美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那位“芳卿”的情感流露。接下来,描绘了饮酒作诗的场景,展现文人的洒脱与才情。
词中不仅有对酒的赞美,还有对创作的期待。通过“催人刻烛待诗成”,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渴望。然而,随着夜色的降临,醉意渐浓,情感也变得模糊,最后以“太狂生”收尾,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对年轻气盛的反思。
整首词在欢快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文人对欢聚时刻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青年人的狂妄与自省。
诗词测试:
“小蓬瀛”在词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仙翁”指的是谁?
词中最后一句“太狂生”的含义是?
答案: 1.A;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