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3:2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3:25:27
《江神子》
作者:顾随
秋来何事爱登楼。晚云收。暮烟浮。
两过遥山,青翠上帘钩。
一半夕阳人影外,风正紧,水东流。
徵鸿列阵起汀洲。去南州,肯淹留。
叮嘱明春,千万伴归舟。
织就回文犹未寄。鸿不语,去悠悠。
秋天来了,为什么我特别喜欢登高望远?晚霞收敛,暮色朦胧。
远山两次映入眼帘,青翠的山色在帘钩上挂着。
夕阳的一半映照在人影之外,风正猛烈,水流向东。
大雁在滩涂上排成阵,准备南飞。你愿意停留吗?
我叮嘱你明春时,千万要伴随归舟。
我织就的回文还未寄出,大雁无言,悠悠地飞去。
顾随(1898-1980),字念初,号秋水,江苏南通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江神子》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人生、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诗中渗透着对归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江神子》以秋天为背景,诗人透过层次分明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富有情感的画面。开篇便引入秋天的气息,诗人站在高楼上,俯瞩四周,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晚云的收敛与暮烟的浮动,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秋日图景。
“青翠上帘钩”一句,生动描绘了远山的美丽,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同时暗示着那份遥远的思念。夕阳与人影的交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风的紧促与水的流动又渗透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徵鸿列阵起汀洲”,引入了大雁这一意象,象征着离别。诗人用叮嘱与期盼来表现对往事的回想及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鸿不语,去悠悠”,则是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然而又蕴藏着一种淡淡的哲思,似乎在告诉读者人生就像大雁的飞行,虽有离别,但总会有归来。
这首词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唤起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江神子》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徵鸿”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是?
《登高》与《江神子》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人生的感慨。杜甫在《登高》中通过对山河壮丽的描绘,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而顾随则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未来的期望,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