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3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3:07
文学宗师心秤平,无私三用佐贞明。
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
兰署崇资金色重,莲峰高唱玉音清。
羽毛方荷生成力,难继鸾皇上汉声。
文学的宗师心中秤衡公正,毫无私心地三次助力于贞明的理想。
恩泽的波涛从前就像是仙舟上的客人,品德的境界如今更添了月桂的名声。
兰亭的高处,资金与色彩都显得厚重;莲花的高峰,清脆的歌声如玉般悦耳。
羽毛刚刚承载生机的力量,却难以继承鸾皇那高亢的汉声。
作者介绍:李潜,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当时文人的尊敬。李潜的诗歌以清丽、典雅见长,常常表达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相聚、互相交流的氛围。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也体现了对品德与理想的追求。
李潜的《和主司王起》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开篇以“文学宗师心秤平”点明了诗人的立场,强调了文学创作应当公正无私,体现出对文学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恩波旧是仙舟客”则通过“仙舟”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怀念与珍视。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渴望。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兰署崇资金色重”和“莲峰高唱玉音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也表现了他对高尚品德的追求。通过优美的意象,李潜将文学与道德相结合,显示出文人之间的相互激励与学习。
最后一句“难继鸾皇上汉声”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难以实现的惆怅,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表明即使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困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对文学理想的追求、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品德的崇尚,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高尚生活的精神面貌。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都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测试:
李潜的《和主司王起》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仙舟”象征着什么?
“羽毛方荷生成力”中,羽毛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潜的《和主司王起》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前者更关注于人际关系与道德追求,后者则主要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