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昆明池泛舟》

时间: 2025-04-26 04:49:13

诗句

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

不见钓鱼人,渐入秋塘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13

原文展示:

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
不见钓鱼人,渐入秋塘水。

白话文翻译:

一根青竹漂浮在水面上,轻轻荡漾在绿萍之间。
看不见钓鱼的人,水面渐渐透入秋天的感觉。

注释:

  • 青竹:指青色的竹子,象征着清新自然的环境。
  • :指漂浮、荡漾,强调竹子的轻盈。
  • 泛泛:形容轻轻荡漾的样子。
  • 绿萍:水面上的绿苔,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钓鱼人:隐喻生活中的宁静与悠闲。
  • 秋塘水:秋天的池塘水,给人一种清冷、寂寞的感觉。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诗中涉及的“钓鱼人”可以联想到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唐代诗人,字阮籍,号梦溪,生于685年,卒于762年。他以七言绝句著称,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贾岛晚年,他在自然中寻找灵感,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昆明池泛舟》是一首描写秋日池塘景色的诗作,诗中以“青竹”和“绿萍”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首句“一枝青竹榜”通过简单的意象,营造出清新的画面感,竹子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水波共舞。接着“泛泛绿萍里”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动感,绿萍如同绵延的生命,给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机。

而后两句“不见钓鱼人,渐入秋塘水”则引人深思,钓鱼人不在,似乎暗示着一种孤独与寂静,水面渐渐流入秋天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整首诗以竹子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秋日场景,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枝青竹榜:用竹子作为画面主角,表现自然的清新。
  • 泛泛绿萍里:描绘竹子在水面上的轻盈状态,绿萍增添了层次感。
  • 不见钓鱼人:钓鱼人缺席,暗示宁静与孤独。
  • 渐入秋塘水:秋水渐深,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和水面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竹子似乎在“荡漾”,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竹:象征清新与自然。
  • 绿萍:代表生机与活力。
  • 秋塘水:象征时光流逝与季节的变化,带有一丝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竹”象征什么?

    • A. 清新自然
    • B. 阴暗沉重
    • C. 繁华喧嚣
    • 答案:A
  2. “不见钓鱼人”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宁静
    • C. 冒险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秋塘水”给人什么感觉?

    • A. 炎热
    • B. 冷淡
    • C. 温暖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贾岛与陶渊明:两者均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但贾岛的诗更为清冷,而陶渊明则充满了田园诗的温暖与人情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贾岛诗集解析》

相关查询

神女庙 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再和 乌夜啼 新居 次韵子由五月一日同转对 寄吕穆仲寺丞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殁追和其韵 赠眼医王生彦若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不媿下学 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叫结尾的成语 裁云剪水 亵渎 档子 眼高手拙 以夜继朝 云柯 邑字旁的字 行亏名缺 血泪斑斑 虫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觐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