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3:26
红蔷薇花
作者: 齐己 〔唐代〕
晴日当楼晓香歇,
锦带盘空欲成结。
莺声渐老柳飞时,
狂风吹落猩猩血。
在晴朗的日子里,花香在晨曦中渐渐消散,
锦带在空中盘旋,似乎要形成一个结。
黄莺的鸣叫逐渐减弱,柳树也在飞舞,
狂风将猩红的花瓣吹落,仿佛是鲜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莺声渐老”暗示时间的流逝,描绘出春光渐去的景象;而“猩猩血”则通过鲜艳的颜色,烘托出一种凋零与伤感的氛围。
作者介绍
齐己,生于唐代,字子真,号惭愧,晚号云州。齐己以其诗歌清丽而见名,风格独特,常在山水田园中抒发情感,关注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夏之交,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感慨。在这样的季节交替中,花开花落,生命的脆弱与美丽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红蔷薇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短暂。开头的“晴日当楼晓香歇”,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花香虽美,却也在瞬息间消散,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锦带盘空欲成结”,则通过生动的形象展示了花朵的娇美与繁盛,仿佛在空中舞动,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然而,随着“莺声渐老柳飞时”,黄莺的鸣叫显得越来越沉寂,柳树在风中摇曳,时光的流逝让一切都显得有些苍凉。最后一句“狂风吹落猩猩血”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鲜红的花瓣如同鲜血般落下,既是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告别,也是对生命脆弱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同时也对生命的无常与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鲜花的盛开与凋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晴日当楼晓香歇”中的“香”指的是:
A. 花香
B. 食物香
C. 茶香
答案:A
“猩猩血”在诗中是用来形容:
A. 色彩鲜艳的花瓣
B. 血液
C. 阳光
答案:A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生命的无常感慨
C. 对自然的观察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生机,而《红蔷薇花》则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古诗词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