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03
寄寻萍公
作者: 齐己 〔唐代〕
闻在湓城多寄住,
随时谈笑浑尘埃。
孤峰恐忆便归去,
浮世要看还下来。
万顷野烟春雨断,
九条寒浪晚窗开。
虎溪桥上龙潭寺,
曾此相寻踏雪回。
这首诗的意思是:听说你在湓城寄居很久,随时都能欢笑谈话,心中无忧。孤峰让我感到恐惧,似乎想要回去,而浮世则让我想要再看看。广阔的野外烟雾笼罩,春雨绵绵,景象模糊;九条寒冷的浪潮从晚窗外涌入。我在虎溪桥上和龙潭寺曾经一同寻访,踏雪而归。
齐己(约 780-842),字子云,号惟白,唐代诗人,曾任地方官,晚年隐居于山林,乐于山水,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这首诗写于齐己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好友萍公的思念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内心挣扎。
《寄寻萍公》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诗中,齐己通过描绘与友人相处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向往。开篇即以“闻在湓城多寄住”引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萍公生活状况的关心。接下来的几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高山孤峰的向往,显现出他对自由与真挚感情的渴望。
诗末部分提到的“虎溪桥上龙潭寺”,则不仅是对往昔游玩的回忆,更是对友谊的坚固象征。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友情的深刻理解与描绘,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友情、孤独与生活的哲理展开,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齐己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万顷”是指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