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5:46
与君同病复漂沦,
昨夜宣城别故人。
明主恩深非岁久,
长江还共五溪滨。
我与你同遭困境,漂泊不定。昨夜在宣城和老朋友告别。明主的恩情深厚并非短暂时光所能比拟,长江水依旧流淌,与五溪汇聚在一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号子陵,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和送别诗闻名,作品以豪放、清新、慷慨激昂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国家的忠诚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王昌龄在政治动荡与个人漂泊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明主的感激之情,体现了士人的忠诚与情感的复杂性。
《至南陵答皇甫岳》是一首表达思念与忠诚的诗。全诗以“与君同病复漂沦”开篇,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共同遭遇的困境,言语中流露出深厚的友情与同仇敌忾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昨夜在宣城与故人的离别,表现了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不舍与感慨。
第三句“明主恩深非岁久”则转向对国家的感激,诗人在困境中仍能感受到明主的恩泽,体现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信仰。“长江还共五溪滨”则以长江为象征,寓意着南北的联系和永恒的友谊。在诗中,长江不仅是地理的延续,更是情感与理想的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王昌龄对友情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与君同病复漂沦
此句表明诗人与朋友一起经历困境与漂泊,强调共同的遭遇。
昨夜宣城别故人
这里揭示了诗人昨夜与老朋友的告别,表达了对老友的深切怀念。
明主恩深非岁久
在困境中,诗人对明主的恩情表示感激,强调这种恩情是深厚而持久的。
长江还共五溪滨
最后以长江为象征,表达对友谊持久的信念,展现了南北水系的连通与情感的延续。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困境和对明主恩泽的感激展开,展现了王昌龄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理想的坚持,情感真挚,意境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昌龄的《至南陵答皇甫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故土
b. 友情与对明主的感激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明主”是指什么?
a. 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
b. 任何明理的君主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b
“长江还共五溪滨”中的“长江”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情感的连通与延续
c. 自然景观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