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4:21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的梅雨季节。四月间,在南京附近的犀浦道上,黄梅已经成熟。长江的水流湛蓝而远,细细的雨水在朦胧中降落。茅草屋的屋顶容易被雨水打湿,而云雾浓厚,难以散开。整天都能听到蛟龙欢快的声音,它在水中盘旋,嬉戏于岸边的漩涡之中。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写实、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常表达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杜甫的创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沉郁,反映了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个人经历。
《梅雨》写于杜甫晚年的流亡生涯,正值唐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中描绘的梅雨时节,反映了南方特有的气候特征,同时也映射出杜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世间苦难的感慨。
《梅雨》以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梅雨季节的独特景象。诗的开头描绘了四月时节南京的黄梅,给人以丰收的希望和生机。接下来,长江的湛蓝与细雨的降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梅雨季节的潮湿与阴暗,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通过“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生活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沉重的情绪。尽管有蛟龙在水中欢快地嬉戏,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但整首诗却透出一种阴郁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人、自然、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深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整首诗通过对梅雨季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同时也透出一种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梅雨》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黄梅”指的是什么?
诗中“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