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7:15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在往年腊月的时候,温暖的天气似乎还遥不可及,今年的腊月却已是冰雪全消。
侵入院子的雪色还映衬着萱草,春天的光芒透过窗户洒在柳条上。
我想纵情饮酒,借此美好的夜晚醉倒在其中,刚刚从紫宸殿散去回家。
嘴唇上涂抹的脂粉和面上的药香随恩泽而来,翠绿色的管乐器和银色的酒罐在九天之上。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杜甫生活在盛唐时期,后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国家动乱与百姓疾苦,作品内容常体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怀,风格沉郁而深刻。
《腊日》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乱、民生艰难之时,诗中所描绘的温暖情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杜甫的《腊日》描绘了一个温暖的腊月景象,展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首句“腊日常年暖尚遥”开篇便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往年腊月的温暖与今年的不同,既有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又暗含对未来美好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春来时节的生机与希望。
诗中提到的“侵陵雪色还萱草”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雪融化后,萱草依旧挺立,象征着生命的顽强。接下来的“漏泄春光有柳条”则进一步加强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柳条在春光中摇曳,传达出欣欣向荣的气息。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纵酒欲谋良夜醉”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饮酒作乐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整首诗在明朗的春意中,蕴含了诗人对国家前景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渴望与享受生活的美好,即便身处动荡年代,诗人依然希望通过饮酒作乐来感受生活的温暖与乐趣,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腊日”指的是哪一个月份?
诗中提到的“侵陵雪色”是指什么?
杜甫的生活背景主要是哪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