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27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27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泰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齐鲁大地的青山依旧未尽。
大自然造化的神奇与秀丽,阴阳交替分割着昼夜。
胸中荡漾着曾经的云彩,眼睛的余光捕捉着归来的鸟儿。
总有一天我会登上绝顶,俯瞰众山都显得渺小。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望岳三首》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泰山的向往和对自然壮丽的赞叹,体现了他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思考。
《望岳三首》的首首诗句都蕴含着对泰山壮丽景色的赞美,表现出杜甫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表现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接着,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阴阳交替的奇妙,以及山中云鸟的自由,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努力攀登,达到人生的巅峰,俯瞰世界的雄心壮志。
杜甫在诗中不仅仅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寓意了他对社会的关怀。他希望通过对大自然的接触,获得精神的洗礼和力量,以应对当下的困境。这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自然美的享受,也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思考和感慨,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岱宗”指的是哪座山?
A. 华山
B. 泰山
C. 嵩山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齐鲁”是指哪个地方?
A. 河南
B. 山东
C. 湖北
答案: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忧伤
C. 理想与追求
答案:C
杜甫《望岳》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杜甫更多地融入了对社会的关怀与人生理想的追求,而王之涣则侧重于瞬间的美感和视觉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