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9:54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悲哀。诗的开头,少陵的老人默默哭泣,在春日的曲江边缓缓行走。江边的宫殿紧锁千扇大门,细柳和新蒲又为谁而绿呢?我回想着往昔在南苑时的情景,那里万物生机勃勃。昔日的贵人,在昭阳殿中是最受宠爱的人,曾与君王同车侍侧。车前的才人弓箭在手,白马啃着黄金的嚼勒。她翻身仰天射云,一笑间双翅便已飞落。如今那双明眸皓齿又在哪里呢?她的灵魂染血而无法归来。清渭河水向东流去,剑阁深邃,彼此间没有音信。人生有情,泪沾衣襟,江水江花又怎会永恒?黄昏时分,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却又望向城北。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著称,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疾苦。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因战乱流离失所,身处艰难困苦之中,故而在诗中表达了对往日美好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怀。
《哀江头》是杜甫在动荡年代创作的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透过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眷恋及对现实苦难的忧虑。开篇即以“少陵野老吞声哭”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借助春日曲江的宁静,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中多次提及的往昔美好,如“霓旌下南苑”的繁华与“昭阳殿里第一人”的荣耀,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
通过细腻的描绘,杜甫不仅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还流露出对现世的悲伤与无奈。诗的最后几句,提到“人生有情泪沾臆”,强调了人间情感的深厚与脆弱,暗示人们在苦难面前的无助,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诗更具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日繁华的回忆与现实的惨淡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国家动荡的深切感慨,揭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命运的无奈,具有深厚的历史与人文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哀江头》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昭阳殿”是指哪个朝代的宫殿?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答案:A
诗中“明眸皓齿”指的是什么?
A. 江水
B. 美人
C. 背影
答案:B
祖居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边。 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 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 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 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 翻身朝天上的云层射去,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 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 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 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