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36
画鹰
杜甫 〔唐代〕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在风霜中翱翔的苍鹰,画得极为出色。它身形矫健,似乎在思考如何捕捉狡猾的兔子,侧目又似乎带着忧愁。它的羽毛光亮如同可以攫取的宝物,翅膀的姿势仿佛随时可以呼啸而出。我何时才能像它一样,去击落那些普通的鸟儿,让血迹洒满这平坦的田野呢?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著称,关注社会民生,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动荡的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杜甫晚年,生活困顿,感受到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描绘苍鹰的形象,寄托了他对自由和力量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深切思考。
《画鹰》是一首充满力量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苍鹰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由与力量的渴望。开头两句以“素练风霜起”引入,既描绘了苍鹰在风霜中翱翔的英姿,又暗示了艰难险阻。苍鹰作为自然的王者,象征着力量与高贵,而狡兔则代表了机灵与脆弱,二者的对比使得苍鹰的形象更加生动。诗中“侧目似愁胡”的描写,展现了苍鹰在捕猎时的专注与忧虑,似乎在思考捕猎的策略,这种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洞察。
后两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渴望。诗人渴望像苍鹰一样,能够自由地捕猎,宣泄内心对平淡生活的抗争。这不仅仅是对苍鹰的赞美,更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不甘,流露出一种悲壮的情怀。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苍鹰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苍鹰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斗争与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所描绘的动物是?
“何当击凡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狡兔”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 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 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 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