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3:35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
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
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
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樵。
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江中的木筏时隐时现,像浮动的犀牛,波涛翻涌,仿佛把天的山谷变成了洲岛。
江水冰冷,水位下降,令人惊讶的是秋霜已至,孤立的根基和瘦弱的树枝在寒流中鸣叫。
被风吹去的脆弱和腐朽,究竟谁能在此刻雕刻出什么?连绵的山峰耸立,像是部落的长官。
我家这座山可不好得,十年来被遗弃,心中自有怨尤。
猿猴的号叫和鹤的鸣叫岂是无意之声,实际上是因为我怀念那羊毛裘。
回到西边的父老们拍手大笑,笑着回忆起你曾亲自采薪砍柴的情景。
我离开的时候是三座山,如今却变成了五座,已不再问故乡,只剩下那一小丘。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及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文学上继承了兄长的风格,并在诗词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归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曾经岁月的回顾。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苏辙的《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通过“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展现了江河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动人心魄的自然场景。诗人不仅记录了自然的变化,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是一句感人至深的自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珍视与思念。经过十年的离去,故乡的山水似乎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诗人心中难免涌起怅惘。这种情感在后面的“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猿猴的叫声和鹤的鸣叫,既是自然的声音,也是他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最后,诗人提到父老拍手笑、忆起翁子躬薪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乡情的延续。“去时三山今有五”,则是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虽然故乡的面貌可能改变,但心中的那份情感依旧。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态的观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珍视。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江槎”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态度是?
“去时三山今有五”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