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清平乐 咏水仙花》

时间: 2025-05-08 09:17:12

诗句

玉肌消瘦。

彻骨熏香透。

不是银台金盏酒。

愁杀天寒翠袖。

遗珠怅望江皋。

饮浆梦到蓝桥。

露下风清月惨,相思魂断谁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9:17:12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咏水仙花
作者: 白朴 〔元代〕

玉肌消瘦。彻骨熏香透。
不是银台金盏酒。愁杀天寒翠袖。
遗珠怅望江皋。饮浆梦到蓝桥。
露下风清月惨,相思魂断谁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娇美与幽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惆怅。开头描写水仙的肌肤如玉般消瘦,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并不是银台上的美酒让人陶醉,而是寒冷的天气使得诗人愁苦。诗人遥望江边,怀念过去,梦中似乎回到了蓝桥。露水滴落,风清月冷,思念之情如同断魂,无人能够安慰。

注释

  • 玉肌:形容水仙花的花瓣洁白如玉,娇嫩。
  • 消瘦:瘦弱、纤细,体现水仙花的柔美。
  • 彻骨:形容香气非常浓烈,深入骨髓。
  • 银台金盏:指奢华的饮酒器皿,象征富贵。
  • 翠袖:指盛装的女子,象征美好和青春。
  • 遗珠:比喻珍贵的事物被遗弃或怀念。
  • 江皋:江边的岸边,象征思念的地点。
  • 蓝桥:指与友人相聚的地方,象征美好的回忆。
  • 相思魂断:形容思念到极致,心如刀绞。

典故解析

  • 蓝桥:此处可能指代古代传说中的蓝桥,与友人相聚之地,常用于表达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 露下风清月惨: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反映了内心的孤寂和愁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朴,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是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作品多以抒情见长。白朴的诗风清新婉约,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清平乐 咏水仙花》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孤寂之时。水仙花在传统文化中常与清高、孤傲相联系,诗人借水仙花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 咏水仙花》以水仙花为主线,描绘了其美丽的外形和浓郁的香气,传达出诗人深切的情感。开篇以“玉肌消瘦”描绘水仙花的娇美,生动形象。接下来的“彻骨熏香透”则强调了水仙花的芳香,形成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受。诗中不仅表现了对水仙花的赞美,更通过“愁杀天寒翠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似乎水仙花的美丽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遗珠怅望江皋”一句,诗人遥望江边,思绪飘回过往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惆怅。尾联“露下风清月惨,相思魂断谁招”,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深沉的思恋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赞美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肌消瘦:水仙花的花瓣如玉般消瘦,描绘出其美丽。
  2. 彻骨熏香透:香气扑鼻,沁人心脾,增强了水仙花的魅力。
  3. 不是银台金盏酒:强调水仙的美在于其自然之香,而非奢华的酒宴。
  4. 愁杀天寒翠袖:寒冷的天气使得诗人感到愁苦,显得更加孤独。
  5. 遗珠怅望江皋:怀念过去的美好,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饮浆梦到蓝桥:梦中回到与友人相聚的地方,展现出对友谊的渴望。
  7. 露下风清月惨:描绘清冷的夜晚,营造孤寂的氛围。
  8. 相思魂断谁招:思念至深,内心无助而孤独,表现出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仙的美丽比作“玉肌”,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通过“相思魂断”,赋予情感以生命,突显思念的深切。
  • 对仗:如“露下风清月惨”,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水仙花的美丽与香气,引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惆怅,展现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仙花:象征着清高、孤寂的美。
  • 江皋:代表着思念与回忆的地点。
  • 蓝桥:象征着友谊与美好时光的寄托。
  • :常常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仙花的美丽被比作什么?

    • A. 银台
    • B. 玉肌
    • C. 金盏
  2. 诗中提到的“蓝桥”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财富
    • C. 孤独
  3. “露下风清月惨”中的“月”通常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富贵

答案

  1. B. 玉肌
  2. A. 友谊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白朴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白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的表达,而李清照则更多关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
  • 白朴 vs. 苏轼:苏轼的作品常具豪放之气,而白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柔美的忧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白朴传记与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尽 投徐运使 次韵李子永见贻 书怀 次韵签判丈喜雪二首 元日寄成父四首 其一 朱村道中 夜作绝句三首 与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赠刘子卿时刘将赴官镇江并以道别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包含蒿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券的词语有哪些 介质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行香挂牌 业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议论纷纷 整肃 市制 词不悉心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蜂攒蚁聚 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余业遗烈 荆钗布袄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