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28
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绣衣揽辔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江山好处,留连光景,一杯别酒。世事无端,恼人方寸,十常八九。对霜松露菊,荒凉三径,等闲又登高后。问讯宣城太守,几裁诗画堂清昼。山长水阔,思君不见,踟蹰搔首。却羡行云,暂留还去,无心出岫。笑穷途岁晚,江头送客,唱青青柳。
绣衣的官员驾着马车向西行去,感慨地问,有谁知道志同道合的人吗?这江山美丽的地方,留恋那光景,只是一杯别酒。世事没有定数,让人烦恼的事常常是十之八九。面对霜松露菊,荒凉的三条小径,随意又登高望远。问问宣城的太守,几次在清晨的诗画堂里吟咏。山长水阔,思念你却见不到,心中踌躇,搔首不已。却羡慕那行云,暂时停留又继续前去,无心于山岫。笑谈穷途末路的岁晚,在江边送别客人,唱起那青青的柳。
白朴(约1226-1306),元代诗人、杂剧作家,字仲明,号疏斋,世称“白疏”。他在诗歌、杂剧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此诗作于白朴送别张大经御史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借助自然景色,抒发了其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是一首情感真挚、景物生动的送别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行的张大经,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开头的“绣衣揽辔西行”将画面拉开,勾勒出送别的场景,紧接着的“慨然有志人知否”则流露出诗人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既有送别的悲伤,又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在对江山美景的描绘中,诗人运用了一系列自然意象,如“霜松露菊”,构建出一个幽静的环境。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悟愈发明显,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深思。
最后,诗的结尾通过对行云的羡慕,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心态,尽管人生道路艰难,但诗人依然保持乐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的诗,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白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远的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同时也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理想、友情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中“绣衣”的意思是:
A. 织物
B. 官员
C. 旅行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感慨与无奈
C. 充满希望
“对霜松露菊”描绘了什么?
A. 生活繁忙
B. 自然美景
C.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