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28
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
规摹小轩中,坐稳得坎止。
慈云为谁出,法席应众启。
招提隐山腹,深净端可喜。
夜禅余机锋,文字入游戏。
会有化人来,伽陀开短纸。
一位道士从匡庐山而来,名声在外,众人都在倾听他的教诲。
他在小小的轩室中,坐定了,心中安静如坎。
慈悲的云彩是为谁而降临?法座也应当为众人而开启。
招提寺隐匿于山腹之中,环境深邃而清净,令人喜悦。
夜晚的禅修中,余兴未尽,文字在游戏中流转。
未来会有化身的高人来,准备好简短的经文。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豪放词和婉约词。他的作品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以及个人的理想与抱负。
《关悟老住明教禅院》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禅院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体悟与追求,可能与他个人修行经历密切相关,表达了对清净内心与道理探索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禅院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与禅宗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通过“道人匡庐来”引入,使读者感受到一位高人降临的庄重与神秘,紧接着“籍籍倾众耳”,则表现出这位道人的影响力,令众人倾听。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禅院的清净与深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慈云为谁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慈悲的思考,似乎在追问慈悲的来源与目的,而“法席应众启”则展示了道理的普及与共享。后面的“夜禅余机锋,文字入游戏”则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禅的智慧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禅意的游戏感,表现了诗人对禅修的自如与灵动。
整首诗在意境上非常独特,既有个人修行的感悟,也有对道理和慈悲的深思,表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理的探求与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出禅宗所蕴含的智慧与慈悲,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诗中“道人匡庐来”意指什么?
“夜禅余机锋”可以理解为:
诗中提到的“法席”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