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时间: 2025-04-26 03:35:53

诗句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

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

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

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

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

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3

原文展示: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作者:辛弃疾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
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
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
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
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
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白话文翻译:

亭子上吹来秋风,想起去年那轻柔的情景,曾经造访过我的家。
虽然山河的景象不同,风景却并没有太大差别。
功成名就的人已经离去,感觉手中的团扇渐渐与人疏远。
秋风不断地吹送,斜阳依旧挂在天边,昔日的痕迹已无可寻觅。
茂陵的诗句千古流传,何等风流的词章,仿佛可以与相如相提并论。
如今树木凋零,江水渐冷,心中愁苦仍在。
老朋友的书信,别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忘记了蓴鲈鱼。
谁来惦念我呢?在这新凉的灯火下,翻看太史公的书。


注释:

  1. 袅袅:形容轻柔的样子。
  2. 吾庐:我的家。
  3. 功成者:指那些事业有成的人。
  4. 团扇:一种扇子,通常是圆形的,代表心情的疏远。
  5. 斜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
  6. 茂陵:指汉代的茂陵,是司马相如的墓地,代表着才华和成就。
  7. 蓴鲈:蓴菜和鲈鱼,象征着旧日的美好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和将领。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深邃,常以历史和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也经历了许多起伏,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词作。开篇以“亭上秋风”引入,描绘出秋天的情景,带有浓厚的怀旧情绪。词人回忆起曾经的温暖时光,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无奈。词中“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一句,展现了功名与人际关系的变迁,表达了对成功者离去后的孤独感。

在后半部分,辛弃疾通过“千古茂陵词在”抒发了对历史诗篇的敬仰,反映出他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尽管时代变迁,物是人非,曾经的朋友和美好往事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模糊,但他依然不忘旧友的书信,并怀念曾经的美好生活。

整首词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秋日氛围,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是辛弃疾在文学上的重要表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描绘了秋风的景象,勾起了对去年轻柔时光的回忆,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

  2. 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
    表示尽管景色变化,内心感受却是相似的,传达出一种时间与记忆的共鸣。

  3. 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
    通过团扇的疏远感,反映出对成功后人际关系改变的感慨。

  4. 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秋风不断,斜阳依旧,但昔日的痕迹已不再,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遗忘。

  5.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
    对历史文学的追思,表现出对才华与成就的向往。

  6. 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
    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与内心的忧愁。

  7. 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
    期望旧友的书信依然存在,不要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忘却曾经的美好。

  8. 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在新凉的灯光下,翻看太史公的书籍,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时间的推移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感受。
  • 象征:斜阳与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排比:使用排比手法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1.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2. 团扇:代表着人际关系的疏远与孤独感。
  3.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短暂。
  4. 茂陵:象征着历史与文学的传承,反映出对才华的敬仰。
  5. 灯火:象征着思考与孤独,同时也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团扇”象征什么?
    A. 成功
    B. 孤独
    C. 友情

  2. 词中“千古茂陵词在”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屈原
    B. 司马相如
    C. 李白

  3. 诗中秋风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y 苏轼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by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辛弃疾的词多表现豪放与历史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细腻的情感与女性的柔情。两者都善于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辛弃疾词全集》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次韵硕夫池亭赏莲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秋居杂咏 其九 秋夜枕上偶成 玉山道中有感二首 苦早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王岩起乐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翩翩公子 眼错不见 巛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专心致志 疋字旁的字 欣欣自得 女布 反文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狗结尾的成语 不疼不痒 如获至寶 无所用心 窘束 铜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