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09
采桑子 此生自断天休问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这一生我早已与天命断绝关系,不再询问未来的事。如今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上,
不相信世间还有什么别的忧愁。你来时正是入睡的时节,还是请你先回去吧,
告诉西风,让它随意地过秋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体现了对人生的淡泊态度,反映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与超脱。与友人的对话中,表现出对世间烦恼的漠然,表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深邃,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悲愤与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内忧外患之时。辛弃疾生于战乱,经历了多次战争,心中常怀报国之志,然而屡屡不得志,使得他在创作中形成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反思。
这首《采桑子》通过简单的日常对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开头“此生自断天休问”一句,便传达出一种对命运的放弃和豁达的态度,似乎在告诫自己不必再追问人生的意义与未来的方向。这种情绪在“独倚危楼”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孤独而又高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洒脱。
接下来的“不信人间别有愁”,透出诗人对世间忧愁的质疑,仿佛在说,所有的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烦恼。他的这种态度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似乎在说,真正的快乐在于对生活的理解与接纳,而非对外界的过多在意。
最后两句“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则是一种对友人的关切与体贴,诗人将友人的归去与秋风的到来相联系,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变化的顺应。整首词在表现个体情感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辛弃疾那种旷达而又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命运的反思与对生活的理解,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切思考和洒脱心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D. 苏轼
“此生自断天休问”中的“自断”是什么意思?
A. 自我决定
B. 自我放弃
C. 自我选择
D. 自我追求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辛弃疾在《采桑子》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和淡泊,而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则揭示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和无奈。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