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1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0:02
贺新郎·细把君诗说
——辛弃疾
细把君诗说。怅馀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
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金屋冷,夜调瑟。去天尺五君家别。
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南共北,正分裂。
这首词中,作者细致地与朋友交流诗歌。回首往昔,声音在浩荡的天空中回荡,仿佛在洞庭湖边的纠缠。高耸的阴崖上尘埃无法到达,只有层层冰雪在静静积累。初见的寒风使人毛发直竖。回想昔日的佳人多遭薄命,古往今来都令人心伤的明月。
金屋冷清,夜里小调悠扬。离开君家已是千里之遥。
看那空中飞舞的鱼龙显得黯淡,风云变幻不定。
我仰望着神州大地的衣冠路,白日之下残留的战骨逐渐消逝。
叹息夷甫等人的清绝。夜半狂歌中悲风起,听那铮铮铁骑在屋檐间回荡。
南北分裂,正是对立之时。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词风豪放,兼具豪情与细腻,深受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贺新郎·细把君诗说》是辛弃疾在南宋时期创作的,正值国家动荡,民族危机四伏。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慨,也蕴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辛弃疾对诗歌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便以“细把君诗说”引入,显示出与友人交流的亲密。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作者用“怅馀音钧天浩荡”描绘了声音在空中回荡的感觉,极富诗意,同时也暗示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词中提到的“千尺阴崖尘不到”,给人以清冷之感,似乎表达了作者对孤寂的思考。
而“乍一见寒生毛发”则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表现了初见之时的震撼与寒意。接着,作者通过“佳人多薄命”引入对历史的感慨,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在情感上深邃,也在意境上极具层次感,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结合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出辛弃疾对国家的关切与个人命运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广阔。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千尺阴崖尘不到”中,阴崖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屋冷”指的是什么?
答案:
辛弃疾 vs 苏轼
辛弃疾的作品常带有激昂的情感,关注国家和个人命运的结合;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加抒情,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辛弃疾更显豪放,苏轼则更显细腻。